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区教育局2017年度人才工作述职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教育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区教育局积极围绕中心工作,创新驱动、克难攻坚,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2017年人才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一)精准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教师水平。一是打牢党建联盟建设根基。进一步完善“1+6+N”党建联盟体系,全年交流、选派13名优秀毕业生和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加强联盟内的优质校与薄弱学校结对联系,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经验交流、渗透科研理念、增强研究动力,发挥联盟内优质校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大力推进教育发展改革先行试验区。与青海师范大学签订了师范生顶岗支教、教师培训及学前教育研究等相关子协议。加大高校与中区教育的深度融合力度。青海师大选派40名本科生到辖区21所学校开展定岗支教工作。区教育局与师大遴选2名校长担任青海师大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校长及骨干教师为小学学段全科教育专业客座教师。聘请师大3名教授、3名博士为区第二批“卓越校长锻造工程”导师。三是构建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西关街小学、南大街小学、北大街小学在市十一中、八中、一中牵头下,已与湟中县土门关乡、大才乡、海子沟乡西关小学结成教育联盟,选派3名骨干教师到对口学校并开展工作。
(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激发人才活力。一是加快“2+n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提高党员及广大教师的“四种本领”,聚焦“四个扎扎实实”“四个意识”及“四个转变”,充分发挥城中区现有“教育发展智囊团”引领作用,依托“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引进的3名高端人才,以“曹君名校长工作室”“张宏伟全景式教育青海分站”、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等为途径,多维度提升教师专业成长。2017年,共开展网上教研27次,培养种子教师95名。深入推进“个、十、百、千”教师培养工程、“卓越校长锻造工程”“全国名师带徒工程”“中层干部拔节工程”等工程。二是盘活现有人才,共筑教育梦想。根据省市相关职称评聘政策,评选82名(其中乡村69名)中小学副高、一级教师,焕发了人才活力。充分发挥六州民族小学骨干教师研修基地的机制作用,圆满完成了包括六州在内的体育、音乐等专业学科教师130人次及新入职教师100余人次的培训任务。邀请台湾、XX、XX的教育专家利用假期对音乐、美术、科学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报送了1名市级名师、6名学科带头人、16名教学能手、14名教学新秀。三是充分发挥“教师社团”作用。从教师成长的需求出发,在2016年的基础上扩大、整合、优化教师社团。目前,我区共有39个教师社团,区教育局为各个社团聘请省内之知名专家、有特长的教师担任社团首席指导和配备活动器材。四是补齐农村学前教育人才“短板”。充分依托省委、省政府机关幼儿园、西宁市第一幼儿园、城中区保育院等优质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组织搭建“一对一、精准扶贫”平台,大力提升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技巧。2017年,组织40名教师参加省级音乐、美术教师培训;组织300余名学前教师参加幼小衔接专题讲座培训;联合区民办学前教育协会、青海省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青海省省委机关幼儿园,开展第一届园长高峰论坛;在区7所城乡幼儿园开展“城乡牵手,精准帮扶”活动,进而全力补齐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人才“短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对标省市区委对人才工作要求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群众期盼,认真查找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区级人才的表彰经费和工作室经费得不到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秀人才的带动、特殊人才的引进工作。同时,因经费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社团的持续发展。
(二)分类施策、人才培养改革还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精准性。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1、加大集团化办学力度。进一步优化“三大”教育集团,建立健全集团化联盟校内的管理组织,章程及相关制度建设。扩宽办学境界,不断提升校长的领导力,建立内部的学习共同体,以问题为导向,致力于集团化办学内涵攻坚与专业引领;借助教师培训中心平台,将“三大”教育集团的教师纳入提升范畴,提高教师核心素养。以“校际之间联合开发课程”“合作开展教学研究”“有效作业设计”“学生问题化学习研究”等策略,进一步加快集团内教师专业发展,形成学科高地,增大集团内的师资柔性流动的力度。
2、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纵深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先行试验区”拓展深化攻坚行动,夯实人才队伍“提升建设”攻坚基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投入机制,设立人才工程项目专项基金,积极探索并逐步实行充分体现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和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实现人才培养由“大一统”的模式向细分人才培养进行“分类施策”的模式转变。加快“2+n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个、十、百、千”教师培养工程、“教育发展改革先行实验区”“卓越校长锻造工程”等。充分发挥城中区现有“教育发展智囊团”引领作用,以“张宏伟全景式教育青海分站”“阅读种子教师”培养、特级教师工作室建设等为途径,多维度提升教师专业成长。
3、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大力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深化“四有”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德育工作队伍和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更好地满足高水平育人工作需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与监管,优化岗位设置。完善教师权益保障体系,以“人才优先”为发展观,打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攻坚战,提升教师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4、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依托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和辖区省、市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开展幼儿教师实践培训基础幼儿基地的实施,全面提升全区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5、推进依法治教改革。继续推进以教师“区管校聘”改革为主线的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加快教师资源流动和校长专业化发展,加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