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内政治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些贪腐行为的发生固然有其个人腐化变质原因,但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有了党内政治生活经常性“敲打”,就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苗头性问题,将贪腐行为扼杀在萌芽之中。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当今,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必须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指引下,把纪律挺在前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磨砺监督利器,坚决反对腐败,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历史在见证,人民在期待。在当前全市发力三次创业、建设“五彩xx”以及深入推进“效能革命”的进程中,要不断以效能革命的成果检验政治生态的修复和优化。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之势,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努力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真正“热”起来,切切实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
8月3日上午,我认真学习了《xx日报》刊登的文章“修复政治生态 激发三次创业内生动力”系列评论之一,深刻认识到修复政治生态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党内政治生态和党员干部心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党员干部以健康的心态自觉主动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至关重要。
党员干部培育健康心态,破什么、立什么是首要问题。
破灰暗心态,立阳光心态。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应当是阳光普照、充满正能量的。党员干部如果失去正确的信仰和价值取向,内心怀有杂念私欲,就会以有色眼镜看人看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同事视为假想敌处处设防,信奉所谓政治潜规则,阴一套、阳一套,甚至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干部思想起了霉,要在太阳底下晒一晒才能恢复健康。党员干部心中的阳光就是理想信念,就是人民利益,就是党纪国法,就是党内监督和社会监督。内心有了阳光的照耀滋养,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举止自然就会光明磊落,大家在一起共事就会心无芥蒂、坦诚相见。
破不知足心态,立淡泊心态。古人云: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比较的准星歪了,势必导致心态失衡,不满足于党和人民赋予的一切,放任自己对权力、财富、名誉的非分之想。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知足与知不足是有明确含义的:应感到知足的,是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一切,因而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应感到不知足的,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提高工作本领永无止境,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永无止境。保持淡泊心态,绝非意味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淡漠,而是在金钱、名利、美色等诱惑面前不为所动。
破急躁心态,立平和心态。有的党员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发表意见常常先声夺人、一锤定音,听取意见常常不耐心、不耐烦,一刺就跳、一批就恼。党员干部心态急躁,既有理想、信念、品德方面的问题,也有自我调适不够的问题。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对待同事要平和,既从谏如流、又有主心骨,关键时刻既要敢拍板、又要戒急躁,正可谓“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对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而言,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也是心态平和的表现。
破畏缩心态,立担当心态。有的党员干部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被穿小鞋,批评同事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有的由于怕这怕那,是非观淡漠,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耍滑头,不敢亮剑;有的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缩头缩脑,知难而退,怕担责任,甚至磨洋工、当逃兵。诸如此类的畏缩心态及其所支配的行为,往往导致该做的事没做、该得罪的人没得罪,以至于得罪了人民、辜负了党、贻误了事业。为官避事平生耻。敢于担当不是为了个人出风头,而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才敢担当,无私的担当才能无畏。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政治生态的清浊,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政权成败。“重构政治生态,还xx一片晴朗的天空” 是市委书记刘南昌同志对xx发展提出的期望,其目的就是帮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认识,强化政治纪律,强化责任担当,激励全市人民为发力三次创业、推动转型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修复政治生态,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出现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管党治党出现了“宽松软”的现象,一些党组织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建设不力,存在着监管缺失和监督乏力等现象,为违纪违法提供了“空间”。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扶正祛邪之道就是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根本、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政治生态,以正确的用人导向涵养政治生态,以铁的纪律规矩维护政治生态,以科学严密的制度强化政治生态,以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净化政治生态,以严格的责任落实保障政治生态,着力解决好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修复政治生态,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当权力突破制度的牢笼,便成为了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自觉、主动地接受人民的监督,才不会滥用权力,才不会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才不会被人民摔在地上,踩在脚下。
修复政治生态,要彻底根除“余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癌肿’、治‘毒瘤’,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违法乱纪涉案者少也好、众也好,都不能放松治党从严的要求。恰恰是对那些涉及者众的窝案、串案,更该从快、从严处理,用精准的定点清除,教育和保护更多干部,保持良好的政治生态林。
作为一名人民法院的纪检监察干部,正确深刻的理解好、领会好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精神实质尤为重要,更加重要的是,要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着力解决发生在法院内部的违法办案等腐败问题,实现解民怨、顺民意、安民心,为“修复政治生态 激发三次创业内生动力”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