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范文] 市扶贫办读廉书话修身征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31 15:5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扶贫办读廉书话修身征文



今年年初,央视一套播出电视剧《于成龙》,剧中涉及陈廷敬的几个片段。出于对陈廷敬的好奇,我便找来《大清相国》(注:王跃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慢慢阅读。该书沿着陈廷敬的人生轨迹,刻画了清顺治和康熙年间的社会风气、官场百态和人物群像。品读之余,不由得让我从内心钦佩陈廷敬为官处事之道,为他清廉之举的行为所叹服;也不由得联系起几千年封建王朝兴衰起落和我们党正风肃纪、勇往直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史现实。

  《大清相国》的作者对陈廷敬的评价是“宅心仁厚、精明强干、从善如流、不乏铁腕”,书中结尾处用“等、稳、忍、狠、隐”五个字概括了陈廷敬的一生。在那个专制年代,陈廷敬能够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坚持自己的为官之道,不参与朋党派系之争,报效朝廷、造福社会,独善其身,实在是难能可贵。


  从古到今,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社会,普遍蕴藏一种清官情结,主政者希望下属官员奉公守法、清正廉洁,老百姓希望自己的“父母官”公道正派、执政为民,所以“杨震拒礼”“吕蒙政拒玩物”“包拯断案”“海瑞罢官”等歌颂清官的历史故事广为流传,于成龙和陈廷敬也被搬上电视屏幕或被写成小说大为推崇。然而,由此产生的“清官文化”虽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但其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法治化社会发展的局限性也客观存在,不足于长远和有效地治理社会。主政者过分依赖于官员个人品德去治理社会,就会出现“灯下黑”和“朋党派系”;官员过分依附主政者的英明,就会导致权力“真空”和为官不为;老百姓过分崇拜“青天大老爷”,就容易缺乏对事物全面客观的判断,产生“不走法律走上访”“不信政府信个人”的现象。


  社会安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康熙是中国封建社会屈指可数的一代明君,开创了“康乾盛世”。陈廷敬就是在这样一位“明君”的“庇护”下得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书中描述的“济南调研”“督理钱法”“调研圣祖训碑”等事件,本是极为正常的工作,陈廷敬却险遭索额图、明珠、高士奇等人的“暗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所以陈廷敬小心谨慎了大半辈子。这些无一不折射出封建社会单靠“人治”的社会治理体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索额图、明珠、高士奇等人仗着皇帝的信任,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而康熙却视而不见,以信任代替了监督,这就是典型的“灯下黑”。虽然索额图、明珠、高士奇等人后来都得到了处理,但是康熙对官员的“仁爱”,导致了康熙末年的腐败成风。


  “繁荣能维持多久,统治能否长期保持稳定,关键取决于政权自身的状况”。当前,我们正在阔步奔小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在新的征程中,我们既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要面对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既要让广大老百姓克服清官情结,也要切实加强自身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全社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1-10 11:05 , Processed in 0.11598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