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简报信息] 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7:0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国利:浓郁书香育出书香之家  
/王祥奎 

 
藏书量7600余册,乍一听到这个数字,许多人肯定以为这是一个小型书店,其实这只是一个家庭的藏书量。去年,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活动结果出炉,西宁市市委党校教师王国利家庭榜上有名。  

他作为一名文化研究工作者,整日与书为伴;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时刻记录着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是对王国利先生最好的评价。   

半床明月半床书  

氤氲的书香,没有形状,没有重量,千百年来,却总能为一个个家庭涂抹亮丽的底色。  

近日,笔者相约西关大街一个小区,拜访“书香之家”王国利家庭,刚踏进房门,顿觉一股书香之气拂面而来:客厅,一大张书桌摆放着各类书籍,几盆君子兰安放在桌边,墙上挂着几幅书法,无论是“惠涵书屋”书房还是卧室,无论是书架上还是地板上,到处整整齐地摆放着书籍,涉及哲学社会科学、青海历史文化、法学、国学普及及家庭生活养生保健等种类,每一处角落都透着浓郁的书香气。书架上,柜箱里还有诸如西宁首届书香之家(2013年)、学习型家庭(2014年)、美丽居室(省妇联)等许许多多红红绿绿的奖状及闪耀着光彩的奖牌,这些都是王国利读书、研究、撰稿所获得的。  

在交谈中,王先生说出了心中那份“与读书有个约定”的秘密——读书以立学 书香以治家。  

据王国利先生回忆,小时候刚学着读书时,父亲便唠唠叨叨教念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少儿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于是在懵懵懂懂之中记住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丽传说。  

上初中时,面临着毕业以后上山下乡,自认为读读书报、写写板报就可以避免重体力劳动,读书就有了功利性,一些赏心悦目的好书便从身旁溜走……  

后来上了大学,觉得学了无用武之地的专业书籍却是不得不摆在了书桌和床铺上。教室里,成堆的作业只能东拼西凑,根本体会不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奇妙和拉格朗日的规范。宿舍里,挑灯夜战也不会是自责的苦读和书海里漫游。每晚的卧谈会,虽然也常常谈起今后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但绝对与读书无关。图书馆里的书倒是很多,自己感觉也是读了不少。只是书香却越来越淡,心情是越来越浮躁。想想看,大学学堂里的书香,哪里能抵得过食堂里的"青海三烧"香呢?虽是学堂,也根本体会不出"三味书屋"里鲁迅先生享受的、浸着肉香的读书滋味。  

随着心态的成熟,随着岁月的磨练,随着阅历的丰富,英国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艾略特的《荒原》的诗句已在王先生的内心深处烙下印痕:“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信息中丢失的知识,到哪里去找回我们在知识中丢失的智慧……  

闲暇之余,他将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阅读上,走路读,吃饭读,就连上厕所也带着书,每天阅读的时间长达四小时以上,阅读量在三万字以上。  

在交谈中,王国利告诉笔者:不管是自然历史、社会科学,还是文学,只要是有价值的书,他都爱看。  

王先生还说,虽然家庭成员中谁也没有参加过什么读书节,但对于他这三口之家,天天都是读书节。虽说他们不甚追求奢侈的东西,但读好书是他们一家人生活中最大的渴望。他们家的书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饭前饭后,睡前觉醒,随时都可以信手拈来,读一篇、看一段、念一句,读书成为他们家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挥手弹指五十年,流光催得鬓霜染;百年光阴争朝夕,斜阳晚照霞满天。”随着藏书与读书量的日积月累,知天命的王先生精心挑选书柜,分类、编号,置办了属于自己的“惠涵书屋”……  

谈及对读书的热爱,王国利深有感触地说,不论是权倾朝野的政坛显贵,还是腰缠万贯的商界名流,不论是满腹经纶的学界泰斗,还是胸无点墨的平民百姓,对读书都有高度的认同。小而言之,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决定一个家庭的兴盛与成败;大而言之,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家庭、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读书往往与文化挂钩,不读书的人就意味着没有文化。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造就、成就了无数的家庭,是不言而喻的。  
   

满屋皆是酿墨香  

“欲乐诳凡夫,须臾皆变坏。惟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人生追求,王国利先生在工作和应酬之余,每天都要挤出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研究和写作,每天必须保证两、三个小时用于研究和写书。  

在王国利的书架上,笔者随意取下一本书,看到里面的不少书页被折叠,不少句子被勾画,有的地方还作了批语,用王国利的话来说,这些都是精髓。  

多少年来,王国利经常深夜一两点起来写作和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句千古名言,也许用在他身上是最适合不过的。现如今,王国利更是早睡早起,常常5点半就起床看书和研究,真有点“闻鸡起舞”的劲儿。在王国利看来,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和学习。正如王国利自己所说:这是一种精神境界和治学态度,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和承诺。  

王国利先生在阅读中踏上了文化之路,20多年来,王先生坚持阅读,坚持学以致用,在阅读中潜心编著和撰稿,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导引》西宁市民族宗教文化系列丛书—藏传佛教文化宝库塔尔寺》、《爱青海爱家乡系列教材—可爱的大通》等专著;《大“文化空间”的构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我见—以大通“六月六”为例》《民族认同与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刍议》《提升西宁市文化软实力的研究报告》《深刻理解邓小平人才思想内涵努力打造西宁人才高地 》《民族认同与青海意识契合探析》等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加快青海城市化研究——提升西宁市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研究》《西宁城市文化特色在东部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实证研究》等多项国家、省市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更是显示出王国利先生与众不同的“书香”味了。   

品味书香,在家庭生活上,真切感受宁静致远。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风气,很早就成为王国利家庭奋斗的一个目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建行青海省分行营运管理部稽核中心工作的妻子张惠萍,在书香之家的氛围下, 不断学习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及时掌握最新规章制度,改正不良操作习惯,以创新思路和强化全面工作技能为手段,不断提升风险防范意识,把好稽核的最后关口……  

女儿王惠诗涵,2010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在四年的法学专业学习中,阅读了大量法律、哲学、历史学及政治学类的书籍……  

因为他和他的家庭成员爱读书,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喜欢到他家坐坐,感受一份书香的氛围。有的同事经常到他家里来借阅图书,他总是乐于为他们推荐。他的许多书,都被亲友借去阅读,有些书再也没回到他的书架上,只能一次次重新补买。对此,他并不气恼,他说,“只要他们喜欢读书,我都乐意提供。”  

读书给自己的家庭增添了无尽的快乐和趣味,也架起了一座与邻里之间沟通的桥梁。  

王国利多次组织参加社区活动,经常利用讲授专题党课之际,为居民指导阅读活动,在社区群众中了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和积极的示范作用。作为一名党校教师,王国利常常利用机会与学员面对面地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也会公开自己在个人微信中的读书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  

……  

读书、藏书到写书,王国利先生的人生不断得到升华。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家庭喜获“全国书香之家”荣誉称号,且作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西宁市唯一代表,特邀参加了全民阅读十周年座谈会和“2016书香中国暨XX阅读季”启动仪式!  

昨天是今天的开始,明天是今天的超越。在读书、藏书、创作的道路上,已是知天命的王国利先生依然停不下自己的脚步,还在不断地丰富和行进着,但他热情、执著的性格却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真实的王国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12-24 07:58 , Processed in 0.12083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