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范文] 以《牛山赋》谈我对《牛山诗文选集》的几点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11 22:4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牛山赋》谈我对《牛山诗文选集》的几点认识
孙传志
(2019年4月11日) 
  
应会长邀请,我学习、借鉴着写就了《牛山赋》:

   盖混沌初开,乾坤始奠。轻清上升,成苍穹之浩淼;重浊下凝,形大地之广袤。五茨西康紧依偎,牛山览胜绕山转。树高林密,满目苍翠;古寨隐约,杀气叠现。金牛藏身之处雄风巍巍,黄巢义军旧址虎踞龙盘。山头峰峦如聚,峭壁若屏;山间森林茂密,林茂境仙。好酒佳酿天规不可违;神牛护山绝活百世传。山中探幽,物我皆忘,聆听万籁应和;江边写意,灵性贯通,遥看逶迤千山。春雨濛濛喜看桃李争艳,夏风习习静享林间鸣蝉,秋高云淡丹枫披霞流金,冬雪皑皑冰雕素羽云衫。

牛山者,山风轻柔多情,仙乐悦耳;攀登突兀奇峰,登高望远。举目眺望,看日落日出;仰望苍穹,看云聚云散。汉水无弦万古琴;青山不墨千秋卷。瀛湖霞柔,水映碧天浮动;傍晚日静,云衔遥山暝远。

欣赋牛山,愧无生花妙笔;偶得小赋,还期与君共勉。

自我感觉良好!

诗文,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语言凝练而情感丰富。节奏感强,韵律唯美,可山可水,能吟能唱。因典雅含蓄而宜于寄情,以言简意赅而易于传世。集人类之大智慧,乃文化之瑰宝!

我好舞文弄墨。赋体文多了些学习。三十不立,四十有惑,笔墨不分春秋,灯烛无论昼夜,小有其名!而对《牛山诗文选集》的回眸体味,颇有心得:

其一,追求美而不唯美,师古而不泥古。格律诗,国粹!若千年古彝,精琢细雕,蕴含丰厚,纵百仿亦无出其右,古蕴难求。倘斟以新酒,更将功夫系于酒,岂非相得益彰,美乎其美?酿者,水、谷物,兼之工艺,不可或缺。合今人之口味,必当世之工艺,何者?时也!诗亦然,与生活相契合者尤具其生命力也,其功更必不止当代耳。反之,言之无物,空乏其味,久则必遭弃焉。岂非国粹之大不幸耶?此非诗者所期,亦非国人所愿也!“追求美而不唯美,师古而不泥古”,《牛山诗文选集》结合生活紧密,收录的作品有血有肉有生命力。

其二,有突破创新。将不合律举为突破,以未押韵谓其创新,不是!什么是突破创新?现在仍然有学习创作的人将不合格律的古体诗看作突破创新,实在是本末倒置。格律诗源于古体诗,无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五排、七排,平仄格律已经有其固定格式,在形式上已没有突破创新之说,如果不符合平仄要求不符合押韵要求不符合对仗要求等,还是格律诗么?那么,突破创新什么呢?言及突破在意境,云乎创新须是情调。所选录诗文,言景、言情、言志!可喜之悲之,可歌之讽之,秉道德,重操守,心存家国,胸怀坦荡。现国粹之美,继时代要素,堪称上品。

其三,集众之所长。诗文是情感的音符。生活酿造了诗文,诗文美化了生活。没有生活的诗文,枯燥,没有诗文的生活,乏味。人人需要抒情,个个需要歌唱。诗文与人类同行,诗文与时光同在。上好的诗文,可以寄托理想,渲泻喜悦,排遣忧愁,释放怨气,激发热情,凝聚力量。欣赏他人的作品与自己付诸创作,从受益的角度看,基本一致。自己创作是一种特殊的欣赏,欣赏他人的作品也是一种特殊的创作。当然了,欣赏要有一双识宝的明眼,创作则要有自己独到的见地,正所谓学人者生,似人者死。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诗文都可以通过美与善的熏陶,培育圣洁,酿造高尚,构筑美好。吟诗作对,品茗赏花,把酒对月,低斟浅酌,这都是些高雅的事情,那么,这种高雅的事情,是不是只有堪称高雅的文人墨客才能去做,又只有堪称“阳春白雪”之品才能“踞身诗坛词园”呢?我想,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凡人、普通人、所有的人,都可以去做诗、品诗,所有的诗作,包括“下里巴人”,也都可以立足于诗词之林,只要有那么一些读者认可、喜欢就行。《牛山诗文选集》的选录大体上做到了。以诗来说,这其中,没有很多称得上是下了“二句三年得”那样苦功的精品,因而也就自然地难以“惊人”。然而,直书胸意,任其俗朴,不作刻意雕琢,正是《牛山诗文选集》的特点所在,这应该也算一种品格,至少是一个特点罢。  

写作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承担了自己应有的责任。这种责任,至少体现在对自己良心的负责和对自己责任的正视。没有任何担当的写作是无病呻吟、故作姿态,这样的写作是徒费笔墨、毫无意义的。有鉴于此,《牛山诗文选集》的编辑也试图追求一种担当,一种与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担当。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说过,“那些外貌形状太像作家的作家,基本都是小意思;那些外貌形状不像作家的作家,可能是大家伙。”这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文艺界的一种现状。我们都算不上专业诗人,也不是专业作家,说不上“太像”还是“不像”,更扯不到“小意思”还是“大家伙”。而然,您要是随便翻翻这本《牛山诗文选集》,或可意外地感到俗中见雅、淡里有味、开卷有益也未可知。

至此,牛山赋是小文一篇,再也没有良好的感觉,会长收录,非常荣幸。

就此谢过。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1-20 01:45 , Processed in 0.11599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