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弱势群体贫困情况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4:3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公文学堂 于 2018-4-18 15:07 编辑

                                       关于农村弱势群体贫困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我区农村低收入群体及贫困群体生产、生活状况,区老促会、区离退休干部志愿服务队党支部老促会党小组,会同区扶贫移民局、区民政局、区委老干部局联合成立调研组,近日对我区农村弱势群体贫困问题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对多个乡镇开展了调查研究,并进行了实地踏勘。通过目标乡镇自我调研、邀请弱势贫困户代表召开座谈会、调研组分析总结的方式,对我区农村弱势贫困群体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梳理,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弱势贫困群体现状

我区作为革命老区,长期以来因为地理位置、人口资源和历史欠账等原因,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分布广,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返贫危险系数高。

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总共38个,总人口5339人。其中去年摘帽5个村,共999人;今年计划脱贫17个村,共1300人;明年计划脱贫16个村,共1944人。截至目前,2017年脱贫攻坚的整体进度已完成100%,2018年我区全部贫困村摘帽,全部贫困户脱贫的目标有望实现。

从产业发展来看,现有的贫困村主要以种植传统的茶叶、林竹、猕猴桃为主,其次辅以种植雪梨、蔬菜、油茶等经济作物,部分养殖奶山羊、肉羊、鸡、肉兔、猪等禽畜,存在经济来源单一、总量小、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增收动力欠缺,致富难度很大。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农产品价格偏低、效益低下,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不但没有缩小还有扩大的趋势,脱贫致富困难加大。

从基础设施来看,部分贫困村、组现有土路路基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等技术指标无法满足硬化标准,群众投入过大,一事一议难度大。贫困户住房多数仍不安全,异地搬迁贫困户负担不起,因承包地原因也故土难离。人畜饮水已经由以前的重建设向重管护转变,补助变少,农民投工投劳组织难度大。部分边远贫困村手机信号都无法覆盖,通信网络极为落后。

从劳动力资源来看,贫困农户家庭收入主要还是靠外出打工的劳务所得,所以贫困村的中青年劳力基本都已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成为了贫困村主力,加之生活条件很差,有能力的村民“外逃”,“空壳村”现象在贫困村尤为严重。

二、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弱势贫困群体的产生

(一)贫困人口分布广,边远贫困山区多。

我区位于XX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为中低山地带,山地占全区总面积极91%。山林面积广,边远的自然村落多,分布不集中,十分零散。这些边远山区由于交通、位置和历史发展等原因,群众生活十分贫困,基本维持自给自足,无生活来源。住房多为破旧的泥瓦房,居住条件极差,且年久失修安全系数低。比如多营镇龙池村因地处深山区,又位于芦山县与XX区的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脱贫难度大。

(二)自然资源利用不够,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我区有丰富的水利、林竹资源,和一定储量的页岩气资源,少量的煤矿资源由于诸多原因基本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发挥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资源。水利资源对周边贫困农户增收的直接作用不明显,林竹资源又受限于不够完善的道路交通和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欠缺,不能产生对应的经济效益。个别山区贫困村交通落后,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也无法通过有线或者移动连接互联网,闭塞的信息使得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困难。

(三)产业发展还不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

我区贫困村主要以种植茶叶、蔬菜、水果等传统作物为主导,山区村主要以林竹和畜禽为主要生活来源,大多存在地块零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等问题,机械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传统优势产业茶叶,由于品牌建设方面的历史欠账,以及中部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群众认识藏茶、接受藏茶还需要长期的宣传引导,所产生的效益还需要大力提升。各贫困村虽然都制定了挖掘传统产业潜力和开发引进高效益产业的规划,但进度较慢,有些项目还停留在纸面上。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劳动力、缺少龙头企业带动都严重制约着贫困村的产业发展。贫困村大多没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通过两年来的努力虽然有了一定改观,但普遍只能采取租赁集体资产的单一形式,收入既少,又很不稳定,缺乏可持续性。

(四)教育、文化、医疗、科技发展相对滞后

农村校点布局分散、学校规模小、大小班额分布参差不齐,每年自然减员教师(退休、死亡、辞职或调动)数量大,边远山区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开足开好课程难度大,农村学校进城区就读的经济压力贫困户难以承受。“家庭主要成员没有劳动能力”和“过重的家庭成员疾病负担”是农村贫困家庭面临的两大致贫原因,过半农村贫困家庭认为“就医费用高、看病贵”是就医的首要困难,农村地区缺医少药、到城市就医交通不便、看病手续繁琐等也都困扰着农村贫困群体。同时贫困村也普遍存在文化体育机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土专家”和农技人员人力不足,致富能人和带头人稀少。

(五)贫困农户和基层干部存在脱贫信心不足现象。

经过2年脱贫攻坚,目前剩余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边远山区,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欠缺,产业发展滞后,是脱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多数已脱贫人口并未远离贫困红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差,极易因病、因学、因灾或多种因素相互叠加返贫,个别家庭始终难以摆脱“脱贫一返贫一再脱贫一再返贫”的怪圈,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挣扎。因此一些贫困群众长期处于贫困之中,逐渐失去脱贫信心,丧失发展动力。脱贫工作的巨大难度也让个别基层干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工作热情不高,习惯“等、靠、要”,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部分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三、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大力发展支柱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审核全面摸清各类精准扶贫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再梳理、再细化、落实责任、倒排工期,严格按照脱贫标准,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完成好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推进贫困村用水、用电、道路、通信、住房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要加强村、组道和产业配套的林区道路、茶区道路、旅游延伸区道路建设,实现村通、组通、产品运输畅通,着力打造功能齐全的产业功能区,为切实改善贫困对象生产生活创造条件。

2、加强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充分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采取“分类实施,逐步推进,重点突破”的办法,不断培育壮大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联合经营体。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作用,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大力扶持发展茶叶等适合我区气候和土壤,市场稳定的特色产业,向贫困村倾斜。促进有条件的村大力推进农旅结合发展。二是加强与农业院校或农科部门的联系,进一步深化区校合作,邀请川农大茶叶专家到产茶乡镇、贫困村开展“茶园标准化管护及提质增效实用技术培训”、到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提升茶叶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发放金额和覆盖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成一批上规模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手段解决贫困群众“卖难”和“贱卖”的问题。

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大力清理开发集体资源。建立集体资源、资产台账,清查监督集体资源、资产经营情况,对闲置和发包之后执行不力的要进行充分利用和严格合同兑现。要及时收回五保户的承包土地、林地和房基地。对外承包、租赁,或村组自己组织经营,所需劳动力优先考虑贫困户,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二是开展服务创收。村级组织可以根据本地的生产特点举办社会化的服务产业,如农产品流通经营服务实体,农业科技服务实体等,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既为农业生产提供后勤保障,又为集体经济创造收入。三是全区统一为贫困村解决搭建产业销售出口和平台,在城区或旅游区为贫困村落实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门店。四是创新管理机制。严格规定村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切实履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搞好民主理财,严格控制各种非生产性开支,管好用好集体资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精神志气先“脱贫”。

1、认真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要让贫困群众和基层干部都明白“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道理。贫困村要实现整体脱贫,全体群众都要明白,只有结合当地特色发展增收致富产业,下定决心靠自己的奋斗,日子才能一天天好起来,最终摘掉贫困的帽子。

2、充分开展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一是组织有关乡镇、村及部分贫困户的代表走出家门,到我区已经成功脱贫的村、贫困户代表实地参观学习,学习他们两年来如何因地制宜发挥聪明才智,依靠自己的辛勤努力脱贫致富的宝贵经验。二是要组织区内一些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上致富道路的典型和靠励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典型, 让他们到各贫困村介绍发展理念,交流致富经验。充分发挥“隔壁效应”,一定会让贫困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3、大力充实干部群众的知识“底气”。做再难的事,只要心里有底,自然就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对脱贫攻坚而言,知识就是广大贫困农户和基层干部的“底气”。要让群众懂得‘既要苦干,更要巧干’的道理。一是要用好“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等阵地,经常组织农业技术培训,请技术人员开展与生产相关的知识讲座。二是涉农技术部门统筹合作,请派专家到乡、村开展农业推广、畜禽防疫等技术培训工作,让贫困户足不出户就学到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借脑发展。对农村低智商、低文化、无技术的困难户实施与当地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经济发展带头户结对捆绑、共同致富。也可以选拔一批有头脑、善经营各级各类人员为这类贫困户提供义务指导顾问、定期探访、指导脱贫。并及时发现典型大力宣传、宏扬推广。

(三)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1、突出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核心引领作用。

一是要结合当前十九大精神的宣传贯彻落实。认真贯彻真脱贫、脱真贫要求,切实按照十九大精神加强党组织建设。继续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在农村特别是贫困村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不做游手好闲的懒散人,转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

二是要强化抓党建促脱贫,建强基层党组织。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脱贫攻坚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组织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是要坚持在脱贫攻坚中发现和培养干部。第一书记要沉下心来、履职尽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要把驻村帮扶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一个重要战场,在脱贫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使用干部,以过硬的干部队伍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四是对在脱贫攻坚中信心不足、工作不力、不发挥作用、完不成任务的基层组织和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撤换。

2、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团体的作用。

一是引导全区各类社会组织增添正能量。广大离退休干部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始终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财富,也是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政策和项目优势助力脱贫。可广泛发动有能力的退休老干部与贫困村、户结牵手结对,发挥传帮带作用;到“农民夜校”开展政策解读、技能培训等;帮助基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和公民道德教育;与留守老人和儿童、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开展关爱帮扶。

二是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贫困村脱贫。从优惠的政策,简化的办理审批,为企业着想的周到服务等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公司、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农业生产加工和工业休闲旅游,通过积极引进项目,流转荒废土地,吸纳周边劳动力,缓解贫困户就业问题,稳定增加收入。同时注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以有限的财政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贫困村建设,实现双赢。

三是倡导爱心慈善助力脱贫。通过广播电视、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利用文艺表演和发放爱心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通过向贫困村捐资助学、提供义工服务、免费知识技能培训和法律服务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胜利成果。

1、输血扶贫与造血开发“两轮”驱动。双轨并行把巩固脱贫成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基础设施后续管护、农业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户后续帮扶等机制。巩固措施、监测措施

2、抓好产业发展。一是加快贫困村项目建设,继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个稳定增收项目。要实施人盯人、户盯户、单位盯村组的措施,把贫困村和贫困户推进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链条上来,确保其不掉队。二是优先推进特困村道路通畅、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电力通讯、产业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深入开展金融扶贫,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成果巩固。三是加强技能培训,重点提升贫困户职业技能,培育致富带头人。

3、政策措施力度不减。一是继续稳定原有各项脱贫政策,积极探索分类帮扶救助,深入开展医疗救助,大力实施教育资助,严格落实低保兜底,确保“脱贫不脱政策”。二是强化动态管理,对已经摘帽的贫困村、已脱贫人口跟踪监测,强化对贫困户、贫困边缘户后续帮扶,防止刚脱贫又返贫。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1-13 03:12 , Processed in 0.11998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