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煤矿企业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情况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22 16:3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煤矿企业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情况报告

一、注重夯实基础工作,落实落细“育才”举措

1.着力推动人才成长在一线。树立当区长必须先当班队长,要当矿长必须先当区长的用人导向,引导大学生在生产一线班队锻炼,提高现场应急处置、攻坚克难、综合管理和做职工思想工作、抓落实的能力。制定《大学毕业生能力提升激励办法》,鼓励大学生在生产及辅助单位担任班队长,并给予3000元/月的经济补助,让年轻干部本领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锻炼,本事在一线提高,确保生产单位大学生班队长不少于4名。目前,重点培养队长21人。

2.做好“一对一”结队绑带。为近年来新分配大学毕业生、高职院校学生指定认真负责的师傅(每名科级管理人员至少作为一名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人),签订师带徒合同,进行传帮带。同时,科学合理制定个人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向、阶段、措施、考核评估等内容,定期按考核内容进行考核,对进步较大,传授较好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3.加大培训培养力度。一是加大班队长、工程技术人员培训,造就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指挥协调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全年举办各类培训50多期,其中组织班队长培训3期127人次参加培训、工程技术人员培训12期585人次。二是有序开展技能人才培训,切实推动职业技能培训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有效优化职业技能人员队伍结构,全年对相关单位8个工种的中级、初级工组织培训。同时,围绕“采掘电钳工”、“井下采煤工”、“矿井开掘工”、“巷修工”四个工种进行申报培训。

4.常态化开展调研工作。人事科和劳动和社会保险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调研,广泛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切实找准青年人才工作中的弱项、短板,为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聚思路、谋良方。

5.继续用好年轻干部交流学习制度。用好年轻干部交流学习制度。根据公司关于年轻干部交流学习工作安排,组织选拔好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挂职学习,2022年1-4月共轮岗学习11人次,组织3名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挂职学习。开展内部轮岗交流,合理推动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党务人才之间的交叉任职,培训一批既熟悉生产经营又善做党建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制定《大学生轮岗方案》,针对基层新分大学生开展三月轮岗锻炼,通过内部及跨区科的岗位轮换、考核评估,多方面多层次的培养新分大学生实践工作能力,最大化发挥其本职才能。截至目前,共计轮岗30人次。

6.建立完善人才信息库。对现有人才资源做底数清、情况明,做到分类管理、精准施策。政工科牵头、劳动和社会保险科配合,按照“德才兼备、以德驭才”的原则,结合矿井生产实际,从工程技术、经营管理、机电运输、岗位操作等方面建立分库,通过专业知识考核、组织考察等方式进行筛选,将那些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人才纳入后备人才库,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等各类青年人才的数量及结构情况。

二、做好人才选用工作,健全完善“用才”机制

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修订完善了《“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评选奖励办法》《“矿山工匠”评选奖励办法》等人才培养激励制度,对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优秀技能人才、矿山工匠、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优秀见习生、最佳见习报告获得者等进行评选表彰,激发各类人才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争做贡献。全年发放技术津贴50万元,发放大学生班队长补助10万元,人才激励作用较好发挥。全年评选出20名优秀工程技术人员、20名矿山工匠,给予奖励23万元;评选出2名优秀见习生、
2名最佳实习报告人选,给予奖励6万元。

2.搭建人才成长平台。积极组织青年技术人员参加六盘水市“青松杯”煤矿青年工程技术人员安全规程措施大赛,并获得通风抽采专业一等奖、采煤技术专业三等奖和地质测量专业三等奖等荣誉;选派5名青年参加2021年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3名。

3.人才培养工作成效。2021年,矿通过进一步完善人才制度机制,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人才工作成效初步显现。截至目前,选拔任用副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34人(大学生走上副主管级管理岗位12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为副高级1人,中级2人,初级16人;大学毕业生担任队长、车间主任21人。进一步夯实矿井人才基础,增加人才总量,不断提升人才总体素质水平,构建科学的人才接续新格局,增强实现矿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努力增加职工收入,营造良好“留才”环境

一是努力增加创收途径。在认真履行主责主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工资激励政策,对积极组织、安全高效完成矿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的单位或个人及时给予激励,对作出突出贡献、想干事、干实事的青年人才大力支持。二是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牢树“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做贡献”的理念,认真调研掌握技能人才和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诉求,做好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关心关注年轻人才“婚恋难”问题,积极牵线搭桥、当好“红娘”。三是大力改善生活福利。积极改善人才衣、食、住等生活条件和环境,特别是改善班中餐和大学生就餐的质量以及帮助解决已婚人才“住房难”问题,增强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1-2 01:07 , Processed in 0.11537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