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铁通勤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初步研究
高铁建设在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已有较长的时间,在我国也有10余年。高铁通勤对高铁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有研究。从日本的情况来看,1964年,日本第一条新干线——东海岛新干线通车。东京至大阪的车程从7个小时,缩短到不到2个小时,路线设置初衷是东京拉着大阪一起跑。事实情况是,大阪的发展并没有受益于新干线,反而在东京都对资源、人才的吞噬下,大阪沦为了东京的“附属物”。
我国的一些研究(李迅雷《高铁能否改变城市沿线城市命运》)重点考察高铁(“纵线”---京沪高铁和“横线”---沪汉蓉高铁,简称“沿江通道”)沿线设立站点三四线城市常住人口、GDP、公共财政、人均可支配收入四个指标。从人口集聚度看,36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常住人口占比出现下降,京沪高铁沿线下降的城市为5个,包括常州、昆山。而沿江通道高达70%的城市的比重变化为负值。从GDP增速变化看,江苏的昆山,安徽的全椒、六安,湖北的巴东、潜江,山东的齐河、XX、XX,XX的涪陵、长寿、石柱等城市,开通前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开通后则跑输了全省平均水平。高铁通车后,三四线城市的人财物,加速向XX、上海、广州、深圳、郑州、武汉、南京、合肥……这些大城市转移聚集。研究的结论是京沪高铁开通对沿线城市“有利有弊”,并未形成一致性带动影响。而沿江通道开通对沿线城市影响略偏负面——沿线城市区位优势不仅没有显著提升,而且与省内平均水平的差距甚至被拉大。
目前,随着多条高铁路线经过我市,实现高铁通勤已经由计划即将变成现实,社会各界对此普遍洋溢着乐观的情绪,高度期待能够对我市国民经济各个维度的发展带来正向推动作用,促进我市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顺应高铁路线的走向,我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也组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是从前期研究来看,提醒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居安思危,加强研究,科学决策,优化经济结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保持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中继续保持排头兵的地位。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加强现况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资料少,比较宏观,主要是结论性的成果,对具体的影响研究没有深入。建议系统收集整理京沪高铁、沿江高铁通勤前后沿线三四线城市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各地区高铁通勤前后发生的重大变量,研究规律,预研预判,指导宏观经济决策。
二是建议做好国家宏观政策跟踪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推进的速度逐步加快,长三角高铁网建设对一体化进程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做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机制跟踪研究,加强预研预判接轨、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在接轨和融合的同时保持我市特色,保持竞争力。
三是建议好周边城市政策的跟踪。高铁通勤加快了区域融合,加速了资源整合,长三角周边城市在这个宏观背景下,绝大多数都提出全地域接轨上海、全方位接轨上海。建议加强周边城市政策的跟踪研究,发挥我市比较优势,错位发展。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