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区政府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工作的自查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9 14:1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区政府关于履行教育职责工作的自查报告


按照《邯郸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度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通知》(邯教督委﹝2022﹞1号)有关要求,复兴区严格对照标准,认真组织开展了自查自评。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工作情况


全区共有中小学校57所,教职工2398人,在校生31591人。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中1所,初中3 所(公办2所、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公办2所、民办2所)、小学47所(公办完小35所、教学点7所,民办5 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培智学校)。全区共有幼儿园66所,其中公办园35所、民办园31所,在园幼儿11303人。


复兴区持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2021年迎接省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强化举措,教育工作得到了全速推进。为充分做好2022年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区政府成立了迎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小组,制定了迎市评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区各职能部门迎市评动员会,分解细化任务、明晰强化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倒逼工作落实。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同时组织相关人员深刻领会评价内涵,清楚掌握评价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重点部门实行“每周会商、半月调度、每月小结”制度,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领导职责持续强化


1.坚持党建引领教育发展。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作用,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彰显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现有学校党支部43个,其中公办学校28个,民办教育机构15个。对不足3人的民办教育机构,通过派驻85名党建指导员加强对党建工作的指导,提升了党建工作质效。


2.落实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定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持续开展了纠正“四风”专项整治活动,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开展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了区域教育生态,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持续加力


1.发展学前教育。全区幼儿园66所,在园幼儿11303人,公办园在园幼儿比例占 55%。积极创建申报城市一类园和农村示范园,目前城市省级示范园2所,一类园14所;农村示范园4所,一类园6所。2021年以来新建和改扩建城区及农村幼儿园 8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100%,已经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优化义务教育。一是全力控辍保学。全区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初中三年巩固率100%,适龄儿童少年无失学辍学现象。二是全力均衡资源。“建立五中+”纵深教育联盟,全区义务教育中小学深度合作组建10个教育联盟体,名校引领促进均衡。近两年投入了2127万元用于教育装备,完成了“三通两平台”,夯实了“三个课堂”建设基础,实现“五个全覆盖”。城乡一体化进程显著加快。三是全力补齐短板。近三年,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7所,1所中学食堂改建等工作。新建建设北小学综合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丰泰丰逸初中、箭岭小区小学、荣盛城小学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后将增加建筑面积59647.24平方米,投入资金19811.7万元,增加学位6900个,有效缓解主城区学校资源紧张情况。


3.提升高中教育。我区有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2949人,高中毛入学率93%。2021年建成投用的邯郸市第五中学,占地137453平方米,为20轨全封闭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60个教学班,3000个学位。复兴区一中(原户村中学)改建后为12轨全封闭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增加高中学位600个,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


4.规范民办教育。一是建强组织,成立民办教育机构总支部,实现党建全覆盖提升民办教育党建工作效果。二是落实责任,与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及无证办学展开联合检查,并形成常态化机制。三是强化管理,严格落实中央两办“双减”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相关要求,做实民办压减工作。利用“年检”指挥棒,筛出民办“黑名单”,找问题,补短板,确保公民办教育一体发展共同提升。


5.办好特殊教育。近三年来,共投入130万元在复兴区培智学校建成了资源中心,在光华小学和阳春小学分别建成资源教室。实现了统筹管理、中心辐射、全域共享的特殊教育关爱新模式。近三年,全区共安排随班就读学生 84名,在校学生97名,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了100 %。


6.繁荣体艺活动。共创建全国体育特色示范学校14所,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2所,省奥林匹克冰雪示范校1所。获得国家、省、市级体育奖项百余项以上,分别承办三届邯郸市校园足球赛、两届青少年篮球赛,一届全国毽球邀请赛,一届全国“浩德奇典杯”羽毛球比赛,《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等10余家媒体先后35次予以报道,彰显了我区教育体育的强大实力。


7.提高服务质效。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具体要求,聚焦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实现了教学质量提升、作业设计提档和课后服务提质“三提”要求,切实解决“三点半难题”,全面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大班额”“择校热”难题,让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红利。


(三)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1.依法落实财政投入。一是实现“两个只增不减”。2020—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为24038万元和30664万元,增长比例为12.31%和27.57%。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20—2021年高中分别为10986.72元、10986.77元,初中分别为11407.14元、12550.48元。小学为7415.56元、7709.3元。二是落实教育费附加及教育经费区配套。2020—2021年,城市教育费附加(均为120万元)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公办幼儿园及普惠性幼儿园生均经费,均按标准足额拨付到位并保证了教育经费逐年增长。


2.优先落实教师待遇。2020年以来,全区教师工资整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2021年公务员平均工资为78386元、78792元,教师工资分别为78724元、 79997元,教师工资高于公务员1205元。出台了《复兴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施办法》、《复兴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乡镇工作补贴实施办法》等系列教育专件。近三年,493名乡镇教师年人均发放乡镇工作补贴4728元。评聘政策向乡村一线倾斜,确保乡村教师留住、教好。


3.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建立从学前到高等教育应助尽助的资助体系,近几年共资助各学段贫困学生11914人,资助金额560余万元。其中减免学前5908名贫困幼儿保教费155余万元、补助义务教育段2792名学生生活费250余万元、向3214名高中学生发放助学金156余万元。同时对300余名大学生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救助金310余万元。2020年的脱贫攻坚之年,我局的教育扶贫工作在主城区位列第一


(四)教育保障机制持续改善


1.改善办学条件。2019年以来,区财政累计投入8602.10万元,全部用于学校建设。其中学校基础性建设费用4117.71万元,仅2021年当年就投入2859.04万元,全部用于学校建设。按照“因类施策、固强补弱、整体提升”的思路,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率,解决主城区学校“挤”、办学条件“差”等问题,完成新建35个塑胶操场、32个篮球场、30个操场整修、26所旱厕改造和5所农村学校专室建设,极大地优化了学校环境。


2.实施扩容增位。强力推进《复兴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2022-2024)》《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计划(2018--2020)》等规划。2019年以来预算投资75746.11万元,新建市第五中学、丰泰丰逸初中、荣盛城小学、荣盛城幼儿园等项目,改建、扩建实验中学、齐村幼儿园、北李庄幼儿园等项目,共增加占地面积231121.16平方米,建筑面积154604.95平方米,扩充学位12260个,掀起了复兴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教育民生项目建设热潮。


3.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资补充。通过公开招聘、选聘、选调等方式引进教师220人,购买服务、同工同酬等方式补充教师 146人。二是强化能力提升。通过集中培训、跟岗学习、实践培养、挂职交流,全面提升校长管理水平。加强“四有好老师”建设,以师德教育与违规专项整治为抓手,打造风清气正的教师生态。同时积极发挥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孵化作用,目前我区省、市、区骨干、名优教师共计369人,占全区教师总数的25%,名优教师比例排名区县前列。三是推进队伍交流,区域内支教和交流572人次,区外支教171人次,极大优化了乡村教育师资整体水平4.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将智慧校园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项目。累计投入资金1740万元,实现各学校100%班班多媒体、100%宽带接入率、100%无线网络覆盖、100%“六个覆盖”(内网、外网、无线WIFI、视频会议、网络电视、师训室),实现了“市—区—校”三级联网。建有录播室15个,全区数字校园建设覆盖100%,6所学校成功申报邯郸市智慧校园示范校。


(五)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改革创新


1.深化课堂改革。实施教学常规督评机制。教研员分包到校,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行月督月评,形成月通报制度。实施教研员基层交流任职机制。鼓励教研员到中小学校从事一定时间,承担一定学科工作量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教研员专业引领机制。每学期各学科教研员都要开展“送课送讲” 网络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活动不少于五次,带动教师整体专业成长。实施课堂改革创新机制。语文学科深化整本书阅读,数学、英语实施单元整合教学实践,实施“导学导练、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中小学各学科在翻转课堂课型上新突破,构建“云端一体化”智能教学管理系统和智慧课堂网络教学系统,推进基于教育信息化与课堂应用深度融合的教学方式改革,推进“直播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建设,引领教学方式转型。实施中小学教学监测考评机制。出台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考核办法》,每年组织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中学七年级和九年级教学监测活动。多措并举,逐步摆脱在市内三区落后局面,近两年,百余项省、市教育教学评比活动的获奖率居全市前列。


2.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采取“兼并校、设分校、结盟校、托管校”模式,分类推进。一是名师引领,整体提升。各集团依托“名师工作室”“名师大讲堂”等孵化骨干教师。二是课题带动,融合发展。以“生态教育”和“品质教育”两大国家重点课题为牵总,促进集团各校文化相融,打造校园文化共同体。三是搭建平台,资源互惠。以空中课堂模式连同千家万户,立足集团办学优势,同头课教师同课异构,合作互惠。四是交流互动,师资共享。近两年,主城区与西部农村及薄弱学校之间交流支教的教师达572余人次,集团内教师交流达171余人次。


3.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以创建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区为契机,全面改革学生评价,素质教育成果丰硕。2020年以来,邯郸市艺术节,复兴一等奖获奖率跃居全市第一方阵;“庆六一”公益短片《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荣登《人民日报》客户端,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岭南学校铃兰合唱团作为邯郸市唯一一支合唱团,惊艳亮相央视六一晚会《我的祖国》“百团千人云合唱”;2020年百花小学民乐合奏《金蛇狂舞》受邀参加中国教育电视台少儿春晚录制,2021年再次携手孔子博物馆参加“弦歌童韵,礼乐传承”庆六一主题直播活动;前进小学作为邯郸市朗读协会的培训基地,输出大量优秀人才,近两年百余人在省“曹灿杯”朗读大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复兴小学应邀参与团中央拍摄的《五四精神代代传》微电影走进学习强国等。


四、存在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尤其是2021年迎接省对我区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区域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复兴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还不够快,步子还不够大;二是各类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三是师资队伍还有短缺,特别是新增学校、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四是整体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五是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城乡均衡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五、下一步举措


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坚决落实国家关于教育的“三个优先”政策,确保做到“两个只增不减”。深入分析全区教育发展在资源配置、改革创新、师资培养、机制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逐一加以解决。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配套设施建设投入,科学合理配置,全力“抬升底部”,缩小校际间过大差距,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


2.加快教育重点工程建设不松劲。根据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复兴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安排,全力推进教育项目建设进度。一是改建。9月份投入使用实验中学(初中)、第一中学(高中),增加学位1500个。二是新建。按计划9月份投入使用荣盛城、霍北、康河、梧桐雅苑等4所幼儿园;建成投用荣盛城小学、霍北小学2所小学和丰泰丰逸中学,新增学位4140个;2023年9月建成投用锦观城小学,2024年开工建设箭岭小学、梧桐雅苑小学,扩增学位4860个。有效补充区域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和缓解主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紧缺压力。


3.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放松。一是促进乡村小学规范化建设。改造提升康庄中心小学、北李庄小学、户村小学等学校为乡村寄宿制学校,整合周边小规模学校中高年级部,满足群众对寄宿制教育个性化需求。二是加强乡(镇)中心园、村幼园建设。实施“一乡一公办园(中心园)”工程和“一村一园(点)”工程,在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的村集中新建、改扩建一批农村幼儿园。三是深入实施集团化办学。进一步深化“五中+”教育纵深联盟,完善“六统一”运行机制,深入推进集团化内部资源深度融合,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形成集团化办学“复兴模式”。


4.落实教师长效补充机制不间断。坚持按需统筹、缺编即补和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教师分年度补充计划,多方式多途径及时补充。推进“区管校聘”,坚持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原则,加强编制管理,盘活编制总量,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建立教师编制优先配置机制,探索建立“周转池”制度,保障教师补充所需编制。进一步完善用人方式,对编制外所需教师岗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配置,配备人员数量比满足实际教学需求为原则,按照大规模学校依据师生比、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依据“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核定。2021-2022年两年共计招聘280名教师。2021年教师公开招聘100名,于今年7月16日进行笔试(因疫情原因延迟); 2022年五中教师公开选聘80名,已完成初选;2022年教师公开招聘100名,计划已上报市人社局审批。


5.按计划压减民办在校生不打折。一是制定科学规划。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试点区(县)”为抓手,严格按照《邯郸市复兴区人民政府2022年压减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工作方案》要求,暂停民办小学2022年秋季招生,同时根据办学条件核减初中招生计划。二是增加公办学位。9月份投用的新建、改扩建的三所公办学校,可增加学位4080个,其中起始年级增加学位1180个;挖潜扩容19所现有公办学校,增加学位7753个,其中起始年级增加学位1916个。三是妥善分流安置。按照积极稳妥、学生自愿、精准对接、安置学校就高不就低的正向分流原则,多方研究制定方案,细化逐生建立台账,明确基本信息,积极平稳推进。四是政府购买学位。根据我区实际供求状况,2022年秋季学期,计划购买初中起始年级学位1112个;对不愿分流的民办小学在校生可继续原校就读,将其纳入政府购买学位范围。


6.全力推动初中学校办学提档次。统筹考虑辖区初中教育资源,分布改扩建矿业中学、铁路中学等学校,全力推进丰泰丰逸小区和箭岭小区配套初中建设。一是改造提升矿业中学现有校舍,规划新建综合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及食堂餐厅等基础设施,扩建为12轨高品质全寄宿初级中学。二是新建铁路中学教学楼、综合实验楼,逐步扩建为 12规制标准化全寄宿初级中学。三是加快丰泰丰逸小区配套初中工程建设进展,完善教育实施装备,配齐配强师资队伍,高标准打造12轨初级中学。四是加快推进箭岭小区配套初中建设。


我区将以本次市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为契机,聚焦存在的问题,加快规划项目建设力度,加紧落实新建学校教师编制问题,加大教育投入的力度,做到思想再解放,工作再加力,目标再延伸,把教育这张名片,打造成“经济强区、幸福复兴”的智慧引擎,全力推进复兴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让建设教育强区的梦想在复兴的天空飞得更高、更快、更远。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5 16:36 , Processed in 0.10820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