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某市完善政策体系构建老年健康生活工作汇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6 20:32: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某市完善政策体系构建老年健康生活工作汇报


一、工作背景


XX市现有总人口209.85万(计划生育统计报表),截至2021年6月30日,60岁以上老年人33.99万,占总人口的16.2%;65岁以上老年人23.46万,占总人口的11.18%。全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攀高,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务需求与日俱增,老年人对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需求迫切。加快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老龄健康政策保障,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健康养老政策体系。我市将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医养结合领导小组,将医养结合项目纳入全市健康产业扶持范围重点推进,制定出台《XX市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蒙医药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通知》、《XX市健康老龄化实施方案(2018-2020)》、《关于推进老年医学发展开设老年医学科的通知》、《XX市关于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鄂尔多斯市安宁疗护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的通知》、《关于对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收普通挂号费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为加快构筑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强化保障机制,推进养老体系任务落实。一是加强财税政策支持。制定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工作落实。将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予以划拨,并给予商住用地匹配;对新建、扩建的社会养老机构,一次性给予每张床位7000元的建设补贴;改建的,每张补贴3000元;减免医养结合机构税费,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执行居民生活类价格。近两年,全市投入医养结合经费累计达1157万元。市级投入专项经费170万元,用于老龄健康管理系统建设,实现全民健康系统互联互通。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计生人员培训计划,在XX卫校建立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实训基地,并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出台《XX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做好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的制度衔接,对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同等对待。三是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照护服务体系,将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认知知觉功能康复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等中蒙医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治疗性康复提供相应保障。出台为特殊家庭每人每年代缴110元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和为特殊家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每人每天发放50元和30元养老护理补贴制度。2021年,为88名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发放养老护理补贴36.97万元。


(三)加强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养老服务质量提高。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蒙医医院53家,其中设老年医学科28家,占比52%,设置老年病床600张,老年病科服务64420人次。建成安宁疗护示范机构7家,安宁疗护服务354人。全市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93家,建设比例达50%以上。开通了老年人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等就医“绿色通道”,设置率为100%。积极落实老年优待政策,全市各医疗机构,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看病就医实行免收普通挂号费,受益人群64413人。各基层医疗机构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定期走访探视高龄、空巢、失能重点老年群体,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监测、精神慰藉、咨询指导、药品配送、家庭病床等服务,上门巡检服务19074 人,老年人签约率达到84.2%。


(四)利用中蒙医药,提高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我市已成为全国中蒙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工作试点地区和中蒙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准入试点地区为契机,出台《关于推进蒙医药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的通知》(鄂卫计发〔2018〕23号),建立健全中蒙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中蒙医治疗和“治未病”服务,2021年以来治未病科服务13102人次。建设一批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医养结合健康养老基地,鄂前旗阿吉泰健康养生园、康巴什区仕博国际健康城、东胜区兴胜颐康医养全护中心、乌审旗新康中医医养院启动运营,为全市的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五)加强老年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举办“健康大讲堂”和“国医名师大讲堂”,开办《健康XX》每周电视专栏节目,推进新家庭计划--养老照护项目工作。近两年,全市共举办健康讲座20多场,受益老年10000多人。以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为契机,积极开展“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敬老月活动”等活动,累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2473次,发放《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健康明白卡》、健康手册、宣传资料、宣传毛巾、保温杯、宣传扇、手提袋等25532多份。走访慰问107户高龄、失能、失智、失独老人,8家医养结合机构,共发放慰问金28.6万元。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依托老年大学、社区服务中心等载体开设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相关课程。举办了两届XX市老年人“健康杯”书画赛及五届金婚大典活动,老年人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显著提升。


三、推进成效


目前,XX市养老机构达59家,其中医养结合机构17家,已建成自治区级医养结合机构5家、康复护理医院6所。在各级养老机构提供总床位数14235张,医养结合床位5158张,在医疗机构调配老年病床600张。建成街道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为老服务中心)47处,共提供床位1200张。全市各中医(蒙医)医院均设置“治未病”科和康复科比例达到100%。开展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的筛查干预和健康指导,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达15.3%,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6.3%。与市民政局联合推动医疗和养老深度结合,48家医疗机构已与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签约率为81.3%。2021年,建成国家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2家。


四、经验启示


为更好地推进健康养老工作,以多种方式推进医养结合,初步形成了公私兼顾、点多面广、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新局面。


——养老机构内设置医疗机构。将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并按规定实施准入和管理,纳入医保定点单位,促进养老和医疗有机融合。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养老机构引进或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合作关系,医务人员每周上门巡查、诊疗,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


——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加强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建设,将XX中医康复医院建设纳入全市健康产业重点项目扶持,提高健康养老服务水平。


——社区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照护、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中医保健、上门诊疗等医疗养护等服务。以“12349”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纽带,开发移动健康APP和老年人可穿戴设备,实现线上健康服务咨询和上门服务的有机结合,提供医疗救助、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增值服务。


——候鸟旅居式健康养老。与北京、海南、新疆、XX等多省市建立“养生养老产业联盟”,发展集医疗、旅游、养老、养生为一体的候鸟旅居式养老模式,已接待外地老人23500多人次。(供稿单位:XX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6 20:42 , Processed in 0.11199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