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村党支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汇报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30 16:5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村党支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经验做法汇报总结




xx村位于xx县XX乡东部,距XX县城42公里,总人口227户,537人。全村耕地面积622.63亩,四荒地256亩,建设用地93.77亩,林地面积16962公顷,其中公益林5346公顷。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发展干果经济林1850亩。XX庄村自然资源十分富美,河湖纵横相映成趣,蓝天碧水融为一体,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是不可多得的文旅发展宝地。近年来,XX庄村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做深农旅融合文章,积极打造“以农促旅、产业兴农”的新名片,让农旅融合发展释放出巨大能量,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一、基本情况


XX庄村坐落于龙岩大峡谷景区起始位置。大峡谷位于晋冀交界处太行山中段主脊西侧,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属于中国三大红色砾石地貌中的“嶂石岩”地貌,是太行山景观变化最多、地貌类型最丰富的地段。历经喜马拉雅、燕山两大造山运动和千XX的风化侵蚀,形成了沟谷纵横、套谷环扣、山奇水秀、壁立万仞的壮美景观。“官帽山、虎寨岭、一线天、云顶草原、挂壁崖路、峡谷飞瀑、煽坡峪日出、传统古村落、明长城遗址、大石头窑古庙”是最具代表性的十大景观。XX庄村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旅游业却一直不够景气,原因在于没有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以及个人经营的农家乐没有形成合力,导致乡村发展陷入停滞。为改变发展现状,XX庄村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寻找对龙岩大峡谷旅游开发建设的突破口,将景区的峡谷风情与村落的生态文化相结合,继续走“农旅融合”道路,不断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主抓手,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二、主要做法


(一)做好“规划”文章,提升农旅融合靓丽颜值。为实现文旅产业融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XX庄村党支部积极落实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政策和指示,经过认真研究、科学定位,制定了龙岩大峡谷景区发展规划。即“1234”计划:坚持“1”个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2”个步伐:第一步,通过自筹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自我完善;第二步,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资、村企联动,初步实现共建共享;落实“3”大任务:乡村振兴排头兵、太行板块桥头堡、康养•夏养主阵地;实现“4”大目标:国家地质遗址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西太行核心景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把龙岩大峡谷打造成集“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红色记忆、户外观光、研学写生、民俗体验、教育培训”为一体,且接待能力强、辐射域广、人气集聚的西太行优质旅游度假区,努力当好京津冀地区的“后花园”。


(二)做好“服务”文章,积蓄农旅融合发展底色。为进一步提高XX庄村旅游服务质量,2017年XX庄村委会和XX县峡谷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600余万元建设旅游接待中心,该项目占地2.2亩,村集体土地流转增收50多万元,先后有100多名群众(40名脱贫户)参与项目工程的建设。崖柏展厅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开始营业,带动了本村工艺品加工、农特产品销售、生态种养业等小微产业的经济发展,日常经营雇工20多人,年人均收入15000元。2020年以来,旅游开发公司先后投资1500余万元,整治沿村河道、打坝2500余米,整修沙滩1000㎡,建成了水上活动中心,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项目。


(三)做好“农业”文章,培育农旅融合龙头产业。近年来,XX庄村在XX乡党委、政府领导下统筹抓好强党建、兴产业、保民生、促振兴、护稳定各项工作,力促农业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发展。XX庄村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发展干果经济林1850亩。开发旅游产业带动村民社员的经济收入。2020年起,XX庄村党支部着力挖掘特色农业产业,开发1300亩板栗园后,引导村民20人成立了“金凤凰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专业种植。人均收入提高800元,扶持专业养殖户3户,养殖600头,人均收入提高1500元。利用大峡谷自然条件联合旅游公司发展旅游项目,带动两户村民开设“农家乐”人均收入提高1000元,发展龙头企业培育,把单枪匹马的“小生意”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打造集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逐步构建“感受农业情调、享受农事活动、品味农家美食”的休闲农业旅游圈。


三、工作成效


XX庄村运用“以农促旅、产业兴农”的新模式,有效带动全村人均收入近2万元,目前村集体收入稳定在20万元以上。


四、经验启示


(一)坚持产业兴农,力促农旅融合。农旅融合的着力点在于农业,要围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为基础的农旅融合是差异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着力在融合一二三产业上下功夫,突破单一生产的农业产业,向体验型农业、休闲型农业经营转变思路。


(二)坚持创新引领,敢于破冰突围。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的理念、思路、作风落后,思想上要破除传统农耕思想坚冰,坚持以产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组织村两委干部走出去、跳起来,多思想碰撞,多集思广益,站在XX视角、全省的高度来布局农旅产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锤炼干部“慢进亦是退”的工作作风,增强“拼抢干、创造干、务实干”的干事自觉。


(三)善用政策红利,助推乡村振兴。协调有关单位通过财税扶持、土地政策、金融支持、帮扶指导、产权改革等“五大维度”政策扶持,实施一揽子计划,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农村发展专项基金及风险补助资金,发挥基金作用,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真正打造发展“美丽经济”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4 06:11 , Processed in 0.10596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