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领导讲话] 党史学习教育交流发言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0 22:2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党史学习教育交流发言材料


近期,我认真学习重温了中国共党历史,对党的百年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现根据会议安排,以“学党史强党性,争做合格党员”为题进行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百年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弥足珍贵的中国精神,它们历久弥新、璀璨夺目,催人奋进、发人深省,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进取。

小小“红船”,力载千钧,凝聚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扬帆起航。小小画舫,如桅杆明灯;窄窄船舱,似远洋之舟。这条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学党史、强党性,就要学习建党初期的“红船精神”,“船载千钧、掌舵一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做立场坚定的排头兵;“破浪前行、创新者先”,要坚持不忘初心、砥砺奋斗,做创新发展的领头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做为民服务的实干家。

巍峨“井冈山”,星火燎原,点燃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之链的重要一环。没有井冈山上的崎岖小道,就没有中华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学党史、悟思想,就要学习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坚定执着追理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实事求是闯新路,破除“一亩三分地”的本位意识、“见好就收、不愿下力”的小农意识、四平八稳不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艰苦奋斗攻难关,摒弃安于现状的旧思想,操持迎难而上的新作风;依靠群众求胜利,恪守为民之志,善谋为民之策,兴办利民之事,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

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理想信念坚如铁的西路军精神。1936年 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及第5 军、第9军、第30军共21800余人,根据中革军委命令,从靖远县渡过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因战场形势变化,渡河部队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红西路军在极为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与敌浴血奋战4 个多月,歼敌2.5万多人,最终因敌我力量悬殊等原因而失败。西路军将士用血肉之躯,用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写就了共产党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明明知道西进有可能遭受失败,就意味着牺牲的情况下,西路军将士或进或退,或攻或守,都忠实执行中革军委的命令,无论环境有多险恶,每一名西路军将士都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无人抱怨、无人退缩、无人逃离。学党史、强党性,就是要学习西路军将士对党中央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也是对我们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最生动有力的诠释。

昂扬“东方红”,激情澎湃,唱响热爱祖国、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上世纪50至70年代,我国老一辈科学家自主完成并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发射,由此开启了中国科技创事业的新天河。“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辉煌事业的背后,是一群“无名志士”的无私忘我、默默奉献。学党史、强党性,就是要学习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发扬广大科学家呕心沥血、潜心研究的科创精神,学习他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科研秉性融入新时代创新发展中去,团结协作,汇聚力量,再结硕果。

勇敢“逆行者”,冲锋陷阵,抛洒舍生忘死、生命至上的英雄主义精神。2020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大战大考,在这场殊死较量中,涌现出无数不畏生死、甘于奉献的“逆行者”,有白衣为甲、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有争分夺秒、奋力攻关的科技工作者,有使命必达、铮铮本色的军人战士,有心系百姓、奔波劳走的基层干部……学党史、强党性,就是要学习新时代下的“抗疫精神”,面对困难万众一心、守望相助,面对号令快速回应、雷厉风行,面对未知战胜恐惧、积极乐观,面对大局自我牺牲、壮士断腕。“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要把这种精神运用到个人事业的成长与发展中去,运用到社会主义中国砥砺前行的奋斗征程中去。

作为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党员干部,学党史、强党性,就是要从党史中汲取孜孜不倦、辛勤不辍的工作干劲和“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高尚情怀,吸取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不畏艰险的中国精神,在干事创业中履行代表、服务、管理工作职能,既要学书本上的理论、学文件上的政策,更要深入基层实际、深入钻研业务,将普遍性的政策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一个个有名有姓的残疾群众相结合,争取做到让每一位残疾人从我们身边站起来、走出去,让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在我们肩上扛过。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7 15:26 , Processed in 0.10803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