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综合抓手。作为其重要支撑和“点睛之作”的村域景观绿地规划建设,需各级政府进一步予以重视和有力推进。
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市这项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缺乏总体规划。已建成的村域景观绿地的自然村庄,大都没有请有关部门、院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规划和系统设计,使许多绿地景观要么简陋,使用功能欠缺;要么机械模仿城里的绿地,未与村落自然景观融为一体;选址不合理、绿地规划不当、分布孤立散乱等现象较为普遍,有些绿地形同虚设,丧失使用功能。二是发展和建设水平差异较大。受地理位置及经济状况的影响,靠近城区、交通和经济条件相对好一点的村庄,村域景观绿地建设的比较好,绿地数量多,种类也比较齐全,尤其是近些年来建设的农民新村,建设时就统一规划景观建设,预留出一定的景观绿地,投入较大,建设水平较高,与发展乡村旅游、沟域经济、保护利用乡村文化遗产相融合,既优化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很多实用功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占绝大多数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经济条件落后的村庄,村域景观绿地建设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不少村庄尚未起步。三是缺少建设资金和专业技术支持。经济条件不好的村庄,由于缺少资金支持,村域景观绿地建设举步维艰。许多已经建成的景观绿地,由于农民不懂技术,没有进行必要的科学养护,造成绿地杂草丛生、破烂不堪,远远没有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户外游憩需求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
一、加强对村域景观绿地的科学合理规划。要把村域景观绿地规划建设纳入县区和乡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组织有关专业技术单位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坚持从各村实际情况出发,因村而宜、突出特色,统揽“点、线、面”综合布局。所谓“点”是指分布在村庄里的小块零星绿地,“线”是指村庄内的道路两侧带状绿地,“面”是指村内的块状绿地。点的设计宜小巧精致,注重考虑立面效果,可用植物丛配合自然块石,组成街头小景,道路两旁栽植整齐行道树和绿带;块状绿地设计成广场或游园,供村民游憩使用。由于村民集体活动所需的相对较大的健身场地缺乏,应适当加大硬化空间的比例。对于处在山区的村庄,设计景观绿地时,应采用工整、灵活、不对称式的规划形式效果较好,尽量少做或不做人工微地形。
二、凸显文化内涵。村容村貌是体现一个村精神文明建设状况的重要窗口。在村域景观绿地建设时,要充分挖掘我市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当地的区域特点,并将这种内涵用园林的“语言”表现出来,如利用题名石、景墙、雕塑等手段,展示文学、书法、美术、雕塑、石刻等诸多艺术,让群众在活动游憩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民风民俗的快乐。
三、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对于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充足资金进行村域景观绿地建设的村,可采取“向上面争取支持一点,自己筹集一点,建设时节省一点”的模式进行建设。整合好各级部门的扶持资金,确保发挥最大效益;或动员本村有实力的大户、企业及在外创业人员捐助,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建设材料尽量就地取材,施工及养护时采取“以工代帮”、“义务劳动”、“党团组织活动日”等多种途径,最大程度地降低建设维护成本。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一是选择园址时应充分考虑本村的实际情况,大块村域绿地的园址,应尽量选在村内,这样村民便于到达、使用方便。如果村内没有合适地块,也可选在靠近村边的河滩、山脚下,既可以在短时间达到设计效果,又可以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同时,要合理组织园林空间,增强使用功能。二是植物配备就地取材,既节约成本,又凸显地域文化。尽量选择当地树种作为绿化的主要树种。当地树种适应性强,能迅速达到设计效果,既节约成本,又能使其绿化接地气而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道路两旁宜选择冠大荫浓、生长迅速的乔木作为行道树,墙边、路旁的带状绿地,宜选用绿篱或树形紧凑、耐修剪的花灌木进行装饰和遮挡,零星绿地应以乔木、灌木、宿根花卉组成立体植物结构;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大量选择当地的果树,作为主要绿化树种,使村落建设具有“一年四季花果飘香”的乡村气息。如山梨、杏树、李树、苹果、核桃、山楂、毛樱桃等,这样,可以春季观花、夏季观果,秋季赏叶,提高绿地的观赏价值。地被植物以抗性强的地被植物为宜,如野牛草、二月兰、荷兰菊、金娃娃萱草等,或就近移植野生的宿根花卉,这样可以降低管护成本。三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了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成本,首先要考虑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改造,将靠近村庄、村民方便到达的现有林地进行必要的移植、补植、修剪,再增设道路广场的铺装和增设园林小品,短时间内就可达到很好的景观效果;充分利用村内或村旁河流、溪水,将其引入园中,或邻水建园,建成村落水景观,既营造了环境,也能为农户发展水面养殖、乡村游、农家乐等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