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6 05:3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我市营商环境改革质效,提高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按照市政协年初安排,8月上旬,市政协副主席杨扬带领部分市政协委员、市政协提案委和市发改委的相关人员,赴贵州省贵阳市、遵义市对营商环境进行考察,以座谈、走访、专题协商等方式深入我市县区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营商环境的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我市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通过《XX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XX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考核办法》《XX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新一轮《XX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及《XX市“审批不见面、办事不求人”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保障,使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稳步推进,市县两级“一网通办”比例均超过90%;以“信用XX”APP为平台,积极构建“政银企民”四位一体的智慧信用生态圈;完善以项目落地为核心的全流程服务机制;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地市级“营商环境平台”,自主研发推出发票自助盖章机,实现自助办税全程“零接触”;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 “一张网”,实现“智慧+公积金”业务全覆盖等。我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名从2017年的全省倒数第一跃升至全省第一方阵;城市信用综合指数排名实现了“三年三跃升”,从2017年底排名全国倒数第三提升至2020年底排名第22位,位居西部第二、稳居全省第一。政务服务、政府采购、纳税等指标在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中位列前茅,全市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


(一)营商环境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个不归我们管,我们不知道,你去问……”走访中发现,群众和企业在办理业务时经常会遇到这样回答。一是有些部门对“放管服”改革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营商环境工作主要靠发改委和行政审批局的推动,一些部门主动性不够,推动不够有力。二是部门之间职责没有完全厘清,致使工作不平衡、衔接不畅通,全市上下营商环境“一盘棋”还未形成。三是窗口工作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窗口服务人员业务不够熟悉、态度不够热情,推诿扯皮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


(二)部分政务有 “牌”无服务。一是“一网通办”进展缓慢。市县两级政务平台已进行多轮建设,仍未实现互联互通,政务服务网络暂未覆盖至街道(乡镇)、社区(村)。“套餐式”服务事项极少,政务服务事项多为分散办理,聚焦办成“一件事”的流程再造未实质性落地。二是政务集中“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现象还存在。虽然各县市区都设立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权,但有些县区政务大厅授权不充分、运行不规范,办事流程不够优化,个别审批事项存在互为前置现象,导致办事企业、群众多头跑,影响了行政审批效率。一些已进驻的单位存在“人进事不进、事进权不进”的问题,部门窗口仅有“收发室”“中转站”功能,只能咨询不能办事。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执行还不够到位。三是部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较慢。项目申报未形成较为统一的企业投资项目《需办理事项清单(指南)》,“标准地”、区域评估等改革举措未实质性推开,影响企业投资信心,比如精细化工技术更新换代较快,企业对因项目落地慢导致的技术落后、投资难以收回等问题有极大隐忧,影响了企业投资信心。


(三)监管工作存在“过”与“不及”。 “过”,监管过度现象依然存在,多头监管、重复监管还没有根除,加重了企业的迎查负担。如部分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后,会有执法部门扎堆下达处罚的现象,缺乏利企便民的具体举措。“不及”,对行政审批中介机构监管不到位,中介机构业务主管部门缺少约束中介机构服务端有效抓手,部分中介机构违规收取代理费、专家服务费等情况时有发生。


(四)数据共享“朋友圈”不够广泛。数据不能共享,是影响电子政务的直接原因,因我市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共享没有硬性文件和措施,牵头部门与技术支撑部门又无隶属关系,以及职能职责、人员编制等原因,部门信息互联互认程度较低,仍存在“信息壁垒”和信息“孤岛”现象,由于信息不能有效共享,导致相关部门在办理时,需重复录入信息,影响群众办事效率。


(五)部分惠企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在2020年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的良好势头下,对本土企业的栽培和扶持不够有力,有“外面热里面凉”的现象。尤其是惠企政策由于宣传不到位,公开形式单一,市场主体知晓率不高,尤其在执行层面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极大地抑制了政策的有效发挥。各级在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多是照搬上级政策文件上,有针对性的措施较少,很多时候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


三、意见建议


(一)紧抓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软实力”。一是以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工作为契机,层层传导、压实责任。从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效果,将解决群众诉求,为群众办实事的要求,传达到最基层、最末端,形成为民办实事的良性循环。二是加快建设本市的“数字政府”建设。可借鉴XX市“亲清在线”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着力打通政企沟通渠道,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系统优化,最终实现‘零纸质’‘零人工’‘零时限’‘零跑次’的‘四个零’无感智慧审批,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三是加强窗口从业人员培训。通过对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礼仪培训,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培养工作人员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爱岗敬业的服务意识,让干部思想从“官老爷”向“店小二”转变。


(二)全面推进四个“一”改革。一是切实做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加快市县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将政务服务网络覆盖至乡镇(街道)、社区(村),着力推行“不打烊”自助服务和智能服务。二是深化“一窗”改革。通过“部门一窗”、“分类一窗”等形式,围绕自然人和企业两类“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事项,以“一窗”办成“一件事”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事项关联度和紧密度,将“集成套餐”融入“一窗式”改革。三是打通数据共享,形成信息“一个圈”。建议出台我市数据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工作体制机制,构建数据共享统筹协调体系、共享支撑体系、资源服务体系、供需对接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解决部门对数据“不敢共享、不能共享、不愿共享”的核心症结,形成“用数据对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化治理模式。四是建立帮办“一支队伍”。借鉴贵安新区恒力(贵阳)产业园从引进签约到建成投产仅仅9个月时间的有益经验,加快建立健全工业园区代办、帮办服务机制,特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帮办代办”服务专窗,建立一支专人负责队伍,精准践行“保姆式”服务,切实解决企业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创新举措,让监管更有“温度”。一是深入推进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做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避免部门轮流执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干扰。二是推进“互联网+监管”,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探索建立“不罚”或“轻罚”清单,对新型产业采取包容创新,支持企业自我纠错。三是推进中介服务费用和时间双下降、质效双提升,建立涉批中介服务随机抽查机制,在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纪检、宣传、督查等部门与营商环境主管部门间的联动,对于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结果通报、线索移交,用好通报、约谈等机制,由监管部门及时督促整改。


(四)强化宣传,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做好惠企政策解读、投放和落实,选取各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做成“政策套餐包”,使用“案例法”进行政策宣讲和示范,让尽可能多的企业获得政府提供的精准化、个性化的政策扶持,做到应享尽享。二是加大对优秀企业的宣传力度,为优秀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广泛宣传企业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促进事业发展的典型事例,推进线上线下招聘融合发展,有效搭建人才资源供需对接渠道。三是广泛开展“榆快办”品牌宣传,多渠道提升公众知晓度,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广泛宣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精神、决策部署和进展成效,公开各类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和时限,全面系统地向社会公众发布我市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情况和成效,提升市场主体感知度,在全市形成“处处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提升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市政协提案委)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2 04:53 , Processed in 0.106477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