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县经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6 21:5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县经信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1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县经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落实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计划,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挑战,全县工业发展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1-10月份完成情况(上报数据):全县203家规上企业1-10月份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67.65亿元,同比下降57.5%;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38亿元,下降53.82%。累计完成工业投资63.6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6.3亿元,同比下降1.5%。


2.预计全年可完成情况: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净增加21家,规上工业企业可达207家,预计全年可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5亿元,同比下降55%;可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下降12%;实现规下工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8%;可完成工业投资69亿,同比增长18%,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8亿元,同比下降6%。


(二)主要工作举措


1.强化运行分析,多措并举推动发展。一是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分析月度、季度工业指标完成情况,总结工作成效、面临问题及下一步解决措施。二是帮扶停减产企业。密切跟踪因统计数据校正或经营不善停产零上报企业,逐户进行排查、走访,了解实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支持停产企业重组、减产企业增加产能,整合重组和出租转让共20余家,确保全县工业企业生产稳定。三是推进企业纳规入库。认真落实全县“双招双引”和工业发展大会精神,及时掌握“双招双引”动态,督促新项目落地、技改项目扩容、开工项目入库,竣工项目投产、投产企业入规,阶梯式推进,不断壮大工业规模总量。培育库工业企业超50家,新培育年产值超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入库7家,其中:超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2家,超5亿元以上企业1家。


2.提升支撑能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一是抓好谋划促投资。加大项目谋划力度,制定2021年度工业投资导向计划和重点工业项目推进计划,全年实施重点工业项目75个,总投资153.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99亿元。二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制度,每月定期开展项目现场走访调度,列入市重点调度的15个项目中,已有5个项目竣工投产、4个项目已安装设备、3个项目正加快推进、1个项目即将开工,仅2个项目因环保政策审批暂时未开工。三是抓好新开工项目入库。新培育38个新建工业项目入库,总投资额34.7亿元,其中:技术改造项目19个,占新入库项目数50%,开工项目入库16.2亿元。


3.坚持创新驱动,增添发展活力。推进民营经济梯度培育计划,开展2021年省、市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8个项目认定申报,推荐16家企业申报22个项目。新增省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企业技术中心2家、市数字化车间1家,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市工业设计中心2家、市绿色工厂1家、市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家。实施“千企上云”改造升级计划,支持企业实施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深入推进“机器换人”,新改造完成数字化车间3家。推进校企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省级高校协同创新项目4个,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开展优秀企业家培训工程,培养22位专业人才,持续提升创新内生动力。


4.抢抓战略机遇,民营经济再创佳绩。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重点推进生物基、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组织编制乡镇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高端装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围绕生物基产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加快生物基制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基础。积极争取“制造强省”“制造强市”等政策支持,科学指导企业申报,简化制造强市、民营经济等政策申报兑现程序,对省级新产品认定、高成长型小微企业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认定等20类项目实行网上申报。年内争取并兑现各类扶持产业发展奖补资金1469.7万元。目前正积极组织申报2021年支持制造强市建设等五个政策第一批专项资金,预计可申请补助资金410万元,惠及企业52家。2020年度我县民营经济发展考核在全省24个三类县中排名第7,受到省民营经济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5.聚焦新兴产业,工业信息化稳步推进。统筹推进5G建设,预计年内可完成763个5G基站建设工作目标,现已实现县城主城区(包括园区)及乡镇主街道等重要区域5G网络全覆盖。严格落实《XX省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政策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部署,组织企业参加全省工业互联网专项培训班,11月将代表XX市协办XX省工业互联网巡回大讲堂,推荐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生物基材料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助力工业企业优化生产流程,“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应用场景逐渐落地,市级数字化车间称号企业达6家,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企业达21家。


6.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深入推进“法治进机关”“法治进企业”,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推进“互联网+监管”,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强化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宣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通讯保障应急演练等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切实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工作。特别是对轮胎裂解企业、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等企业的高温防火和安全生产强化监督检查,组织编制《XX县商品混凝土及相关产业布点方案》,优化布局,确保企业在法治化环境下安全有序生产。


7.做实“四送一服”,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优化。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制定了《2021年“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要点》,建立了《XX县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制度暂行办法》《XX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帮扶工作机制》“企业家早餐会”“企业管理咨询诊断”等创新服务机制,为7家企业、7个项目共18人发放服务绿卡,全年组织开展了“三结合”“新春走基层”、“集中活动月”、“四送一服服务月”专项走访,配合省市工作组在4月份和11月份分别开展了“四送一服”集中活动月和加强“双招双引”推动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等2次集中活动,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政策集中宣讲活动80余次、座谈会57场、要素对接会35场次,走访帮扶2500人次,解决企业问题和诉求89件,完成省、市交办问题55个,重点解决了桂柳食品、伊诺华轮胎等5家企业制造强市县级配套资金问题、箐海生物土地证过户、瑞祥消防和三星树脂人才需求等问题,解决用工2000余人,达成产学研合作协议6个,解决企业融资需求3亿元。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指标预期


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工业投资增长10%,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速10%。


(二)工作具体措施


1.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持续增加经济总量。一是抓运行监测,稳定增长预期。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模式,协调统计、电力、税务等部门建立“大运行”工作机制,对比分析工业用电量、入库税收及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提升监测分析、预测预警的及时性、针对性,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抓入规入库,促进增长增量。建立工业企业入规培育库,落实阶梯式推进机制,加速竣工项目投产、投产企业入规;完善工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动态管理台账,督促新项目落地、技改项目扩容、开工项目入库,不断壮大工业规模总量。三是抓工业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编制实施2022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充实工业项目库,形成动态储备、滚动发展的项目运行机制。落实管行业必须管投资工作机制,健全调度服务机制,按月调度工业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


2.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一是聚焦主导产业抓提升。紧紧抓牢生物基新材料、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快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优势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二是着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积极谋划发展数字经济,深入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大力开展机器换人,着力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持续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支持泰格生物科技、大北农科技、银创生物科技等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助推大美印务、集美空气、和麟皮化等争创省专精特新企业。持续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积极培育“XX工业精品”和省级新产品。引导企业开展以设备升级、智能化生产线建设和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和创建市级以上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全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抢抓“新基建”战略机遇窗口,落实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对5G信号弱覆盖区域拾遗补缺,推动5G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5G在工业、旅游业等领域智能化发展应用,培育一批5G产品新企业新产业。鼓励企业应用云平台。支持企业上平台、用平台,鼓励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提升,加快利用数据提升企业、产业管理能力。支持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基材料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形成区域性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3.强化企业服务,补足经济发展短板。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加强对国家、省、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的贯彻宣传,及时把握工业经济发展新动向,服务企业发展。切实推进《XX县企业家绿色服务“一卡通”制度暂行办法》《XX县“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帮扶工作机制》《XX县“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实施见效。持续开展“企业管理咨询诊断”活动,积极搭建要素平台,大力推动银企、校企合作,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问题。


2021年11月9日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9-30 21:26 , Processed in 0.11597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