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市林业局2019年上半年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7-17 09:2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林业局2019年半年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总结
2019年XX市林业局立足全市扶贫工作实际,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优势,聚焦林业精准扶贫,建立健全林业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林业生态保护脱贫工程,努力提升林业对脱贫攻坚的贡献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发挥出林业部门应有的作用。现将XX市林业局生态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如下:
一、实施林业生态保护脱贫工程
1.完善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我市现有生态公益林597.54万亩,2019年森林效益补偿基金9154.02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森林效益补偿基金5628.94万元,省财政下达森林效益补偿基金3525.08万元,公益林中涉及的贫困户41117户123178人,贫困户的公益林面积908687亩,涉及贫困户人均补偿110.6元。中央、省级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15元/亩,补助以“一卡通”的方式直接发放到贫困林农手中。XX县从2018年起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已提高30元/亩。金寨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从2019年起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提高5元/亩,已纳入财政预算,叶集区、霍山县还在积极推进中。
2.加强生态护林员的选聘和管理。生态护林员的收入成为县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是基层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2018年底,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5920名,已实现脱贫护林员4235人,涉及到家庭人口数20842人,实现家庭人口脱贫15722人。2019年新增国家级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1018名,每人每年8000元,实现脱贫人口2300人。金安区财政从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中安排44万元,选聘22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员为生态护林员,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叶集区选聘生态护林员190名,就业人员务工补贴每月300元,人身意外保险每人每年100元,所需资金由区财政承担。
3.全力打好林业助力脱贫攻坚战。上半年,已完成人工造林面积4.31万亩,占省下达计划任务的128.7%,其中油茶、薄壳山核桃造林面积2.1万亩;森林抚育完成67.8万亩,完成整村推进森林抚育试点3个,占计划任务的91.3%;完成退化林修复11.48万亩;完成封山育林完成4.1万亩;完成义务植树1095万株。XX县在沿淮行蓄洪区的6个乡镇投入6000多万元,广植彩叶树种,绿化县乡村道路78.2公里,新增绿地35万平方米。金安区大力实施林荫工程,对孙岗镇、施桥镇实行整村推进乡村道路绿化美化100公里,县道绿化30km,总投资500万元。全市创建1个省级森林城市,6个省级森林城镇,90个省级森林村庄。金寨县到2020年辖区内所有建制镇完成省级森林城镇创建,霍山县贯彻全域旅游发展战略。
4、加强林业特色产业发展。201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预期目标达到500亿元,增长率实现10%以上,上半年已实现林业总产值248.82亿元,同比增长17.32%,其中:一产59.53亿元、同比增长率14.39%,二产135.77亿元、同比增长19.71%,三产53.52亿元、同比增长14.8%,上半年林业总产值基本完成全年任务的50%。全市通过木本油料、竹木、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苗木花卉、森林旅游康养等林业主导特色产业发展,推广布局合理、立体间套、长短结合、互利共生的林业复合经营模式,林业特色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市级将林业龙头企业的认定与带动贫困户致富相挂钩,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倾斜。全市现有林业新型经营主体1273个,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6家,带动贫困户18296户46654人。市级财政设立1200万元林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基地规模,扶持产业发展。舒城县建立油茶、薄壳山核桃、杉木、香榧、雷竹、特色花卉苗木等21个林业产业扶贫基地,林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1559户、贫困人口4305人。XX县对贫困户发展经济林果补助标准1000元/亩,认定林业特色种养业扶贫专业村8个、扶贫基地8个,林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3184户、贫困人口6832人。金寨县政府出台政策,对油茶造林每亩共补助5000元、山核桃每亩补助4000元,仅油茶产业扶贫一项,就惠及贫困户5003户、贫困人口16151人,户均增收1654元,县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XX分行签订木本油料产业贷款协议,未来5年农行XX分行安排总规模不少于人民币10亿元的信贷资金,解决金寨木本油料产业链客户的资金需求问题,支持当地木本油料产业快速发展。市林业局与市交通局积极对接,将国有林场、重点林区、林下经济节点等道路纳入“四好农村路”建设。2019年建设计划任务52.79公里,通过完善林区基础设施,助力林业产业健康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推进林业精准服务扶贫
1、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市林业局安排林业干部职工深入林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开展政策宣讲和进企调研活动,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林业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加大了宣传力度,鼓励引导林业实体吸纳贫困户以林权、资金等方式入股分红和劳务就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对带动贫困户脱贫贡献突出的林业企业,给予优先申报市级、省级和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在项目和资金上倾斜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及示范合作社通过林地流转、技术培训、抚育管理、加工制造、劳务投入及合作经营、企业经纪人帮助促销等多种形式,与贫困林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开辟了稳定的增产增收渠道。
2、持续开展了科技帮扶。依托林长制“一林一策、一林一技”平台,积极组织开展林业科技服务112行动,大力推广林下间种、混交栽培、林下种养殖等模式,实现长短效益有机结合。与亚林所、华XX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安排林业技术专家进村入户、上山下地、面向林业生产一线,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面向贫困地区和有发展林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开展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咨询和技术示范服务,帮助解决技术难题,为贫困户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有力促进了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
3、改革助推林业生态扶贫。在推动林业生态扶贫上发力,在林业改革上不断用力。霍山县积极开展集体林权“三权分置”和“三变”改革试点,通过引导土地流转和吸收贫困户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户2433户、贫困人口8516人发展林业特色产业,依托原三线淮海厂存量厂房及周边良好的林业生态,进行保护性开发,联手中国作家协会和画家协会共同创建中国月亮湾作家村和仙人冲画家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游览,实现了不砍树、不卖树、能致富的生态发展目标。裕安区抓住林长制改革契机,积极编制森林旅游康养发展项目,成功争取5973万元的国家开发银行扶贫项目;舒城县深化林业投融资改革,今年以来利用林权抵押贷款达2000余万元,实现了“生态受保护、林业增效益、百姓得实惠”。
2019年上半年,全市森林保险承保总面积588.209万亩,其中公益林承保面积566.217万亩,商品林承保面积21.992万亩,参与森林保险基层林业站65个,全市共发生雪灾、冻雨、火灾等灾害50起,林业部门协助查勘定损50起,已理赔48起,我市加大推进森林保险工作,进一步提升林业防范风险能力,保障林农稳定增收。
三、落实定点帮扶和驻村帮扶
认真落实村级组织共建、经济共谋、产业发展共育举措,市林业局充分发挥联合党委作用,规范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多方争取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用投入增长促进工作增强,用集体增收带动群众,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1.高度重视。2019年真龙地村计划脱贫18户22人,西溪社区计划脱贫11户15人。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善林到村走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3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报告3次,组织召开帮扶工作专题会议3次,共帮扶资金50余万元。
2.落实措施。一是新建了太保岭拦水坝及过水路面、西石笋水泥路等,完成12户修缮8户重建。二是先后帮扶3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补助资金5.36万元,带动130多名贫困户实现增收,发放了56万元无息贷款。三是33位贫困学生享受教育资助,完成在家127名贫困人口集中健康体检。四是为贫困人口提供公益性岗位3个,贫困户65人外出务工。五是引导真龙家庭农场、百草汇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带动50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同时带动贫困户实施低产茶园改造100余亩,森林抚育800余亩、新栽植杉木500余亩,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3.共谋发展。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引入安徽百草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扭转40余亩土地,主要种植白及、丹参、黄精等,带动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种植中药材。二是发展集体太保岭林下经济中药材基地,优先承租贫困户土地,提供务工机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三是盘活村级集体资产,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实体——霍山真龙地富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主营茶叶、中草药等,争取资金投资28.8万元,入股安徽百草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是市林业工作总站无偿提供700余株薄壳山核桃苗,用于真龙地贫困户产业发展,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五是积极推进西溪社区特色主导产业茶叶发展,全社区茶叶产业规模达352户908.4亩,特色产业到户覆盖率为96%,年实现产值约150万元,农户户均茶叶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的问题,一是林业生态扶贫还不精准。制定的扶贫措施、确定的林业产业不够精准,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求。二是林业扶贫资金投入不充足。我市林业用地面积达1080万亩,市财政年投入林业改革发展资金只有1200万,金融资本进入林业意愿不足,产业发展资金压力大。三是林业扶贫宣传还不到位。没有及时有效地总结、宣传推广出来。比如,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的带动,林下经济产业的带动。
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大力抓好林业特色产业扶贫。创建5万亩标准高效油茶示范基地,重点打造1-2个在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油茶品牌,选择2个竹资源丰富的乡镇开展竹产业转型升级试点。支持叶集区创建国家级林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培育7个规模以上的林下生态平衡种植示范片。建设2个森林康养特色乡(镇)或森林康养村庄。支持贫困村组织贫困户利用林业景观资源开展森林旅游,创建“森林旅游人家”。二是切实做好林业生态保护扶贫。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力度。积极构建皖西大别山、江淮丘陵区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建立健全森林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推动县区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加强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深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三是积极构建林业扶贫机制。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林业投融资服务,鼓励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林业经营贷款品种,支持林业经营主体以林权证抵押贷款。推广林业精准扶贫成功模式,推广“四带一自”,“三业并举”,公益性岗位就业等措施,实施“三生融合”林业扶贫模式。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6 19:20 , Processed in 0.103983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