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6 15:0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基本情况.................................. 1

第二章 发展规划................................. 2

第三章 目标任务................................ 11

第四章发展类型................................. 12

第五章 投入机制................................ 15

第六章  财务管理............................... 16

第七章 分配机制................................ 17

第八章 决策监督................................ 18



摘要


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和《财政部关于印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财农〔2015〕197号)的文件后,我省各级行政单位及部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结合本省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案下发到各市级行政区。而后**市各级行政单位在接到文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扎实做好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运财农改[2017]10号)的文件传达到各县级行政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实现强村富民,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发展规划。


关键词: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市财政局;中央一号文件;


第一章  基本情况


**县是尧的故乡,晋国古都,位于**市东北端。全县辖8镇2乡、205个行政村,总人口30.5万,其中农业人口23.5万,国土总面积9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其中富硒耕地4.2万亩。**县历史悠久,生态秀美,环境宜居,地形地貌为“七山二岭一分川”,林地面积88万余亩,森林覆盖率38.35%,负氧离子含量高,环境承载空间大。农业上,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全国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山西省农业休闲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是全国七大山楂生产基地第一县、重点苗木生产基地县,华北地区最大的大樱桃种植基地、梅花鹿养殖基地,山楂、大樱桃为农业部命名的“地理性标志农产品”,是山西省中药材富集县、山西省药物培植基地。**县资源丰富,潜力无限。境内有**河、**两大水系,中小型水库14座,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质优良,富含矿物质。近年来,全县各地勇于实践,敢于创新,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路子,取得初步成效。然而,受基础薄弱、开发条件落后等因素制约,我县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发展渠道不宽、潜力挖掘不够、发展不平衡、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据统计,2016年全县20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21.74万元,村均1.56万元。其中,年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1个村,占0.5%;




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7个村,占3.4%;5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6个村,占2.9%;1万元至5万元之间的18个村,占8.8%;收入1万元以下的77个村,占37.6%;无
收入的96个村,占46.8% 。


第二章  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发挥区域特征,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完善政策、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集体变股东的发展思路,衔接好省委省政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部署规划、全县的脱贫攻坚规划、全县山区综合开发规划、县域村镇布局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盘活村集体闲置的资源和土地,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通过开展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推进“两乡五区”(全国樱桃之乡、**老长寿之乡,省域特色农产品加工区、新型能源集聚区、机械制造转型区、通航产业示范区、文化旅游融合区)建设,村集体收入显著提高,带动农民致富预期,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预期,努力建设政治清明、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的美丽幸福**县。

二、基本原则

按照“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择优选择、切实可行”的原则,并采取实地调研、综合评价确定试点村,重点扶持,力争2017年底全县205个行政村实现全“破零”。2018年底,全县205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而后逐年扩大试点,在项目管理上,县级指导,乡(镇)主抓落实,村运营项目。

(一)县级指导,乡(镇)主抓。我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行分级负责,县财政部门负责指导,乡镇政府主抓,因村因势施策,实施项目。努力探索不同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发展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二)集体所有,村为主导。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坚持集体所有,在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基础上,充分发挥村集体的主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运用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把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有机统一,调动农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实现集体和个人利益双赢。

(三)市场导向,规划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作用。经营项目选择立足市场、选准产业、做精质量、做优产品、树立品牌、持久增收。科学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规划目标,提高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以规划引领试点有序深入开展。


(四)因地制宜、精准实施。坚持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市场精选产业、项目和载体,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找准切合各村实际的途径,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

三、前期准备工作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一)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各乡镇根据村情实际,组织开展调研,摸清每一个村的区位特点、资源类型、资产状况、制约因素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给出指导意见,帮助村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

(二)制定方案、动员部署。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帮助指导每个村制定工作计划。经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报乡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后备案。各乡镇要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部署,主要领导要亲自动员安排。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责任人。

(三)强化措施、全力推进。要清资清底,村集体有效清收集体“三资”;理顺机制,加强示范,充分发挥优势,要典型带动,注意总结、发掘、宣传在发展集体经济中的先进典型,将集体经济工作与考评相结合,以党建提升促进集体经济发展;要强化落实,组织力量采取明察暗访、专项督查、实地调研等形式督促指导、推动落实。

(四)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不断提高资产保值增值水平。加强对村级“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登记、管理,逐村建立“三资”台帐。村级集体资产出租,必须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村集体经营性物业资产不允许随意变更,不得对外提供担保。

(五)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收支审批,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完善村帐“村财镇代管”制度,促进村级理财小组规范管理,规范代管手续。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加强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审计,推进村级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保障集体“三资”安全。对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

(六)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村级重大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完善监督机制,以村民为主成立监事会,对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七)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加强领导,相互协作,强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切实抓紧、抓实、抓好。成立了由县委书记王宏伟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薛玉马任副组长,纪检、组织、财政、农委、农经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确保全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顺利开展。乡镇党委、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并制定实施方案,试点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理事会。村支书记为本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第一责任人。

(八)形成合力,提供政策和资金保障。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必须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发改、住建、工商等部门对申报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涉农部门的项目有计划地向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试点村倾斜,利用现有土地流转政策,对300亩以上大户给予1万元奖励,对300亩以下农户给予每亩50元奖励。;商务、通讯等部门做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建设与网络维护工作;信访部门做好信访案件的化解工作;金融部门积极开展信用评估授信,县财政部门在加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扶持的同时,确保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并对资金使用过程全程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各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责,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四、产业定位

制定以山楂、大樱桃、中药材、苗木等主导产业为主,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一步做大已有主导产业规模,做精特色产业,努力在我县选定的2017年11个试点村的基础上在2018年再选12个村作为试点,形成高品位的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格局。同时,根据近年来山西省以及**市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休闲农业,将我县各大主导产业融入到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中,形成农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的战略定位。有效的做大做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走上脱贫攻坚、发家致富的小康之路,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使命和任务。

五、主要举措

(一)立足大局,统筹规划。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往往造成产品滞销、价格下滑,严重的制约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浪费农民劳动果实。而旅游业、休闲农业的发展却可以为当地带来大量的游客和市场需求、抬高市场知名度与影响力。因此,在规划时要充分参考**市乃至山西省未来五年的旅游规划、产业布局等信息。在此基础上,作出最有利于**县发展的方案。


(二)选定重心、依次建设。通过深入实地的调查研究,充分分析每个村资源、经济、人力等条件,选出其中综合资源条件最好四个村先行建设,而后依次开展并建设其他村的各项工作。在这十个村之中,郝家窑村因其独特的综合资源条件已经列入了当地美丽乡村的重点开发区,各项规划方案也通过了审批,是最适合最先开发的村。

(三)积极做到选对人用对人。从上到下、从县到镇、再从镇到村,选配一支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两委班子,是保障各项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选择能带头并带领致富的能人坐镇重要岗位,增强班子战斗力,同时要营造一个“班子团结、上下齐心、合作共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提各部门的干事创业激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谋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积极做到因地制宜。一是切实管理好村集体土地,以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实地调查,明确统计每个村的资源、土地、人员状况,登记在册,并根据每个村不同的条件,制定不同的发展模式。

(五)积极做好招商引资。依托“村级招商、税收分成、全部返村”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人脉链、务工牵引链的作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确保有足够多的资金供应到位,并投入到实际的建设中去。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建设规模制定不同的招商额度。确保经济经费安全有效的投入使用。

(六)推广科技,多方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定期组织开展村干部科技专题培训,分期分批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省内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参观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同时,采取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举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论坛和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协会等方式,全面提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活动,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帮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将结对帮扶情况纳入挂扶单位及个人考核内容;扎实推行“村企结对帮扶”活动,开展项目合作、产品配套、资产出租、农副产品配送、技术支持等。

(七)积极做好增收节支。以村为单位,在村财镇管的基础上,严格遵守开支审批、专项资金管理等制度,把村级财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渠道,坚持零招待,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强化村级财务民主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村级事务议事制度,坚持重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扎实推行“四议两公开”,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监督作用,确保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八)检查验收,建立长效考评机制。县财政扶持的项目完工后,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及时总结,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和年终总结报告,上报县财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县农村经济管理局组织专人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县财政局同时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价。对考核验收合格以及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村给予继续扶持。


为保障试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项目完成后各试点村每季度要向县农村经济管理局报送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报告以及财务报表,年底县农村经济管理局对试点村的村集体经济进行全面审计。

(九)强化考核。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作为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做结合的重要方面,作为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纳入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建立支持干事者、保护发展者、宽容失误者的用人机制。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与村“两委”干部绩效考核挂钩,根据增收任务完成情况核发绩效报酬。村集体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村“两委”干部年度考核时不得评优。同时县政府已从2017年开始,将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村“两委”干部绩效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

六、规划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即日起将所有的相关资料递交到**市各级政府部门,参与评审,争取得到扶持名额,通过评审后做好关于资金使用计划、成立项目团队等基层工作。

(二)第二阶段,用两个月的时间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农户,对每一个村的现有农村土地流转土地进行一次调查登记,本着“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原则,将流转地块的基本情况向村内公示,按法定程序同流转农户签订流转协议。由村集体组织牵头成立相应的合作社,农民凭土地入股,鼓励资金参股,吸收社会资金,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集约用地机制,根据每个村的现有产业与资源条件生产最合适的产品。通过转变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效益。年收益按比例分成,实现农民增收,集体经济收入增加。

(三)第三阶段,计划在2017年试点的成功村中,优选2—3个试点村,辐射全县12个试点村为今年优先开发发展对象,具体的试点村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选择决定。并根据郝家窑村美丽乡村总体规划方案,将郝家窑村建设成当地规模最大的休闲产业园和美丽乡村休闲旅游基地。通过旅游开发工作,培养当地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依次由近及远辐射到其他村。

(四)第四阶段,计划2019年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以往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错误,总结经验,制定下一步开发工作的所有事项。预计需要一年的时间完成所有工作。

(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预计到2020年,通过3年多的努力,所有村都完成了相关建设工作,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如此,为了保持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积极调整对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第三章  目标任务


通过努力,到2019年年底,实现目标: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到2019年年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各项主导产业生产能力稳定,农产品品质大幅提高。二是全县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集体积累逐年增加,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建立充满活力的集体经济自我发展机制,不断满足各个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三是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乡村风气健康向上,村民乐观向上,农村社会安定,有现代乡村的精神风貌,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四是公共事业有较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村级组织领导有力,民主管理权利得到充分发挥。

在总结试点村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试点村与集体经济未“破零”村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试点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带动其他村基本“破零”。2018年底,全县205个行政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益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以上。2020年底,使全县205个村全部实现“四有”目标,即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有一定的经济积累,有健全的监管机制。


第四章  发展类型


一、发展途径

1、培植农业主导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申请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示范项目,发展当地无公害优势产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农民增收和集体增利结合起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2、发展村级合作组织,发展服务型集体经济。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村集体组织并牵头成立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服务,以有偿、微利的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增强村办经济活力,依托本地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配套兴办小型加工、粮食储备、烘干库等服务企业。村集体组织积极联络与电子商务运营公司合作,通过“电子商务服务站”发展模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4、挖掘自然资源潜力,发展休闲观光型集体经济。充分利用**县作为尧王故乡的文化优势和其他一切旅游开发资源优势,创办集体经济实体,发展农家乐、农家旅游,开展采摘、农家耕作、垂钓、休闲观光农业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经营方式

1.对城中村或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村,通过争取土地置换、异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发展异地物业项目,实现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一是采取“单村独建、合作联建”形式,在经济基础较好、人口集聚明显的地方自建物业楼或门面房;二是利用特扶资金等财政补助资金,以统筹统建统购方式建设标准厂房或购置专业市场摊位,以统租经营收入所得,扶持相应村增加村集体收入。

2.对区位条件好、资源较丰富、具有开发潜力的村,通过“盘活要素、开发资源”模式,大力发展各类特色产业、社会服务等项目,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一是资源开发型。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二是服务创收型。鼓励有条件村以集体名义组建社会服务组织形式,如建设农贸市场,组建农家乐统一管理服务中心、生产服务型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提供优质、有偿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以地生财型。以美丽乡村建设、退耕还林建设等项目为契机,兴建产业发展配套项目。四是资产盘活型。对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会堂、老校舍、旧厂房、仓库、生产装备设施等资产进行资源整合、二次开发,提升容积率,扩充资产量,通过出租或入股形式参与经营,实现集体存量资产增值。五是合作参股型。通过招商引资,采取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投资入股形式,与合作社或农户合作开发投资省、见效快、效益相对稳定的建设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

3.对处在中间层次的村,通过“政策扶持、结对帮扶”模式,帮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行。 继续落实“单位包村和干部驻村帮扶”制度,鼓励村企结对、村户联合,通过“政策引、资金扶、项目带、信息联”等途径,帮助引进一些项目、资金和技术,创造发展条件。对部分地处偏远、人口规模少且无发展条件的村,则以给予补助方式解决“无钱办事”问题。

4、对2018年申报试点县确定的试点村,根据各村特点,计划采取自主经营、租赁、入股等多种不同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思路,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申请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民采用土地入股,吸收社会资金入股,村集体在合作社中持有一定的股份,实现集体与群众“双赢共富”目标。通过试点村项目建设的实施,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从而带动全县各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村集体经济,使全县农民安居乐业,共享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的福利。


第五章  投入机制


本年度**县共选择试点村12个,预计共需要资金1597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扶持10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50万元,农民入股及社会资金547万元。本年度县级年初预算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共500万元,安排给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村项目投资200万元,剩余300万元将对发展村集体经济成效显著的村以奖补的方式给于补助,县财政同时将整合各类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向试点村项目,根据项目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以后每年县财政至少预算200万元,用于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到位后,交由县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对投入资金的使用由乡镇领导组和村监督组跟踪监督,及时向村民公开,通过对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机制。明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落实管护责任,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实现让农民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节水、减负、增产、增收实效,达到促进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之目标。


第六章  财务管理


对每个村所有集体经济收入统一纳入县“三资”代理中心统一管理,并按照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归档的“五统一”原则进行账务核算、收益结算,财务分析和出具报表,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律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村级收入专业票据”,收入行为一经发生,收支人必须在七日内缴入“三资”账户,严禁坐收坐支,以收抵支。年度支出编制好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县农村经济管理局备案。年末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决算和分析,坚持民主理财、公开透明、群众监督的原则。财务开支必须遵照先审后批的程序,先审是在村报账前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民主理财,将当期发生的所有收入、支出原始凭证交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进行审核,对手续不齐全,程序不到位的票据退回重新补办完善,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不予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在原始凭证上加盖村务监督委员会公章。

    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村集体经济收支按季于季后15个工作日内在村公开栏进行财务公开,同时上报县农村经济管理局。

资金管理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国家相关资金使用的程序进行管理,做到资金到位,按期开工。按照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的要求,确保资金使用合理合规,建立台账,做到资金到项目,核算到项目。并按报账制的要求,建立乡镇报账拨付手续和票据审核制度。


第七章  分配机制


1、按照新形势下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要求,建立适应农村集体综合改革发展的要求,既要实现发展好集体成员的权益,又要坚持集体经济性质,巩固农村政权基础,既要努力增加集体成员的财产性收入,又要处理好分配与积累的关系,确保分配水平的可持续性,既要强化监管措施,又要发挥内部体制机制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

     2、在确立净收入的基础上,提取一定比例的公积公益金和必要的风险金后,确定收益分配比例,提取净收入的一定比例作为项目的公积公益金和必要的风险金,主要用于通村级道路亮化—路灯安装和经营性固定资产购置,剩下的净收入进行入股农民分配。

3、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第八章  决策监督


发展村集体经济,大力倡导农民土地入股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前提是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合理确定土地规模,防止脱离实际,违背农民意愿,通过召开村民代表议事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通过“四议两公开”凝心聚力,不断建立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以优化民主决策、抓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为目标,做到大家事大家办,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成立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支部书记一把手负责制,利用各种形式加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现场会、推进会等措施积极推介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示范驱动。

(二)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创新服务环境,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单位职能,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层次,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二是优化生态环境,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大生态保护、努力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三是美化村内环境,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

(三)落实优惠政策,切实加强管理,积极向上争取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集体经济的开发,严明收支界线,切实加强村集体自查,财务管理、推进民主管理,着力化解不良债务,杜绝新增债务。金融部门积极开展信用评估授信,加大信贷扶持力度,降低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给予优惠和扶持;县财政部门在加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金扶持的同时,确保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县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对资金使用过程全程监督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四)强化基层组织,创新激励机制。对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得力,得过且过的,严格追究责任。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1-17 03:15 , Processed in 0.122863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