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智能制造工作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6 19:3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我市智能制造工作的调研报告


今年以来,落实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要求,抓好“四个千亿产业”培育,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关键引擎,推进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两化融合指数破百达100.61,全省领先、金华前列,实现规上数字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3.14亿元,同比增长10.5%。今年1-9月,全市已实现数字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3.66亿元,同比增长36.4%,高出面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2.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12.2个百分点。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在“谋”字上下功夫,立好政策优化的“定盘星”。始终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各项工作谋划的首位任务,通过全方位、多层次政策制订,汇聚部门合力全力推。今年以来,通过印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鲜明数字化导向,迭代制造业22条若干政策意见升级企业智能制造投入奖补,增设单列条款,对列入智能化改造试点项目,项目设备、硬件、软件投入分别按投资额的16%、20%、40%标准进行奖励,项目建成通过验收的再给予不超过20万元的实施方案编制补助。为确保试点项目推进,还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印发浙智专委专家们倾力完善的《关于深入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全力保障“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模式推广。


二是在“干”字上做文章,把好数智制造的“主心骨”。通过多形式活动开展,转变企业思想观念,提高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让企业肯转、愿转。今年以来,先后组织170余人现场参观横店东磁未来工厂及东峰制冷“数字化车间”项目,比学数字化改造先进典型。举报数字经济软件赋能对接会,通过东阳电信、优云科技、阿里云等代表性软件信息服务企业现场路演,分享成果案例、解决方案,为工业企业和软件信息企业搭建合作共赢平台。联合广厦大学成立企业家学院,发挥本地大学优势,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成立以来已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另一方面,按照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诊断全覆盖的目标要求,组织浙江力太、恩大施福等7家省级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连续三年对全市规上企业进行智能诊断,2021年1-10月累计诊断200家。今年,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步伐加快,两化融合项目、重点技改项目计划投资额分别较往年提升32.9%、57.22%。


三是在“推”字上求突破,唱好攻坚服务“主基调”。一是推进智能制造。在上级领导和部门的指导下,顺利启动了第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工作,7家企业项目参与了遴选,5家企业项目(3家磁性、2家针织服装)列入试点,其中1家企业项目由专家组单位实施。二是清单化实施。为全力跑好开局“第一程”,今年我市下发专题文件开展工业转型攻坚行动,聚焦磁性电子、医药健康、机械制造、木雕红木、现代服装等特色传统制造领域,实施数智制造赋能工程,遴选确定了60个重点技改项目和112个两化融合项目,系统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三是专班化推进。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工业重点项目攻坚服务行动,建立问题搜集、协调交办、督查办结的闭环处置机制,及时跟踪掌握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已累计召开协调会议15次,推动27个项目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实施进度明显加快。1-9月,累计完成技改投资23.41亿元,同比增长108.6%,列金华市首位。


四是在“数”字上做引领,抓好智造群体“牛鼻子”。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系统,支撑产业数字化。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推进磁性、线带纺织两大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同力服装、富仕特磁业等一批企业级平台,横店健康生物园区、江北企业培育中心等园区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点上设备、运营管理上云,线上工厂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全面互联互通,面上企业全要素数据采集,带动全行业数字化改造,目前已建成未来工厂1个,数字化车间10个,接入150家上下游企业3万个数据点。如磁性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开发上线15款工业APP,连接设备3800台。


五是在“保”字上见实效,定好要素保障“压舱石”。一是资金要素方面,突出智能制造政策引导,每年可下拨专项扶持资金超过3亿元,撬动企业智能改造、数字化转型投入达30余亿元;出资设立30亿元产业基金,通过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往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加速产业转型;另外我们还设立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经费。二是土地要素方面,扎实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整治提升低效工业用地,坚决淘汰整治高耗低效企业,为优质企业腾出用能空间,落实工业大市大县每年出让土地总量中工业用地比例不低于30%,全力保障企业增资扩产。截至目前,我市已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67宗6513.27亩,其中政府收储149宗4458.31亩,“腾笼换鸟”56宗935.01亩。三是人才要素方面,积极探索“揭榜挂帅”引才新机制,将工业等产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打通企业、高校院所和人才之间的技术壁垒。今年9月成功举办2021第三届世界东阳人发展大会“揭榜挂帅”人才峰会,发布产业重点需求20个、榜额超2.73亿元,现场兑付10个揭榜项目、涉及榜金4305万元。截至目前,全市攻克关键技术难题58个,创造经济效益超13亿元,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存在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整体偏小。我市现有规上工业企业544家,其中大型企业7家,中型企业25家,小微型企业512家,小微企业占比高。大企业对于未来趋势判断清晰,敢于全方位投入,而小型企业基础差、自动化水平不高、盈利水平低,对于数字化转型要求不强烈。


二是企业数字化认知明显不深。一方面,部分企业家把数字化简单地认为一种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多停留在ERP等软件应用上,在生产执行制造系统(MES)、生产规划与排程系统(AP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WMS)上的应用较少。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家认为数字化转型任务是信息部门或IT部门的事,自身没有认识到数字化转型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是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组织管理的大变革。


三是服务保障能力较弱。我市虽然块状经济特点明显,许多细分产业规模全国乃全世界第一,但是没有1家省级的智能化改造的工程服务公司,仅有3家软件和信息服务公司,配套本地块状经济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技术能力较弱。


三、下步建议


(一)下好顶层设计“先手棋”,实现“三个化”。


一是强化发展规划。在“十四五”工业经济规划中突出数字经济版块,建立数智赋能指标体系,实施“强数智、优效率”工程,提升数字产业规模能级,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确保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水平迈向全省第一梯队,重点制造业企业工业设备联网率明显提升。二是优化奖补政策。把握智能制造发展规律,加大智能制造试点培育,扩大奖补企业范围,增强项目招引吸引力。提升设备投入、软硬件投入的奖补力度,确保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另外,针对我市工程服务公司稀缺问题,增设一次性奖补政策。从发展趋势、工作重心、生态短板等多个方面对扶持政策进行迭代优化。三是转化考核评价。在全市镇乡街道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中,争取设立智能制造专项考核,将智能制造项目推进情况等内容纳入考核内容,在机关部门考核中,结合工业发展专项考核内容完善,将智能制造相关工作纳入涉工部门考核范围,通过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增强数字经济工作落实话语权,形成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工作合力。


(二)下好产业培育“关键棋”,实现“三跃升”。


一是谋划实施重点项目,实现“速度跃升”。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做好排摸梳理,今年我市列入金华市数字经济“十四五”重点项目22个,总投资189亿元。围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培育方向,积极引进一批高水平、好前景的重大项目,博康光刻胶、东阳光铝电解电容器项目相继签约落地,5G赛特斯项目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签约。加快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实施,横店东磁项目5个,本年完成投资9.6亿元;正威产业园项目本年完成投资1.18亿元;赛特斯产业园项目,本年完成投资0.45亿元。二是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实现“能级跃升”。借助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指导组入驻我市契机,加强与各类工程服务机构对接,为我市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咨询、诊断等服务。出台全市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围绕磁性电子、服装针织等重点行业筛选实施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打造智能制造样板。顺利启动了第一批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工作,7家企业项目参与遴选,5家企业项目列入试点,目前已完成实施方案评审。三是推进数智新基建建设,实现“结构跃升”。会同铁塔公司推进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一件事”改革,完善布点规划,精简流程,推进5G宏基站建设,今年累计建设624个,完成全年任务的96%,完成率居金华市首位。


(三)下好工作推进“联动棋”,实现“三加强”。


一是加强分析监测。及时做好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更新,定期指导企业做好月报填报,有效掌握本地行业发展动态。目前我市有电子信息制造规上企业共67家,横店东磁持续入围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与得邦照明共同列入全省电子信息制造30强及出口20强。二是加强数字赋能。建立市级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项目在建续建实施清单,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重点工业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设备联网率分别达63.24%、45.88%。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全市已建成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磁性材料、线带纺织等行业级平台已接入设备4500台,开发集成工业APP 40款以上,澳亚织造、同力服装、联宜电机等一批企业级平台建成使用。三是加强企业培训。通过多形式活动开展,转变企业思想观念,提高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让企业肯转、愿转。今年以来,先后组织170余人现场参观横店东磁未来工厂及东峰制冷“数字化车间”项目,比学数字化改造先进典型。举报数字经济软件赋能对接会,通过东阳电信、优云科技、阿里云等代表性软件信息服务企业现场路演,分享成果案例、解决方案,为工业企业和软件信息企业搭建合作共赢平台。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数字经济大会,开拓视野。(作者单位:市经信局)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8 14:02 , Processed in 0.10799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