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市人力社保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重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30 22:1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人力社保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重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人力社保局以“1510惠企点办服务”与“人社领域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推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再深化,稳妥有序开展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特色亮点工作


2021年,市人社局创新谋划开展“1510惠企点办服务”机制,开展上门服务150余次, 指导解决企业问题需求100余个。成功揭榜省人社数字化改革政策监管试点,为衢州各县市区唯一试点。加速推进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全市登记失业率1.96%,保持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平稳有序落实养老待遇调整,保持调待期间社会舆情稳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始终保持参保率在99%以上。劳动案件呈递增趋势,各渠道累计受理欠薪案件、涉及人数、涉及金额同比增长分别为173.26%、58.37%、170.11%,在较为严峻的形势下,欠薪与仲裁案件办结率保持在99%以上,保障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全情全心投入城东新城征迁工作,在征迁户数量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的情况下,在要求时间内完成全部19户征迁户签约腾空工作。主动邀请原人社部副部长、省人社厅相关处室负责人来江指导工作并获其对我市人社工作肯定。


1.主动创新,服务企业再提升


(1)用工保障,筑企业发展之基。一是政策引领,补贴激发动力。牵头出台“用工保障7条”,对来江试岗人员给予交通补贴,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新员工的给予补贴,对招引力度大的给予奖励。通过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激发强化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动引人来江。二是产业集聚,园区建设初定。经过充分考察对接和协商会谈,确定XX三赢为运营主体,目前已基本完成合作协议,近期将由市政府牵头论证,待常务会议形式通过后落地实施。三是省际协作,劳务基地扩面。组织本地重点企业与沐川、上饶等地人社部门开展对接,在当地开展招聘活动25余场,300余人到江就业。鼓励人力资源机构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设立劳务协作基地,目前累计引进劳务派遣人员1000余名。四是校企合作,实现共建双赢。以中高职院校学生为重点群体,将招聘活动开到中职高校,探索推动浙闽赣皖四省边际职业院校与我市企业的合作。目前已与玉山职中、沐川职中、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中高职院校达成合作意向,累计输送实习学生600余人。


(2)引才育才,壮企业发展之源。一是新政策,以真金真情换真才。协助完成我市“人才新政3.0”完善修订,牵头起草完善新政细则9个,完成2020年各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津贴及人才平台资助共计873.1万元,较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充分发挥人才新政激励作用。二是新平台,引他乡贤才建高地。高层人才平台添新员。完成江变股份博士后工作站建站,指导科力汽配、老虎山建材博士后工作站的推荐申报工作。积极帮助空站企业联系博士和流动站,以高层次人才平台为依托,主动融入大都市人才圈,为我市引进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人才。技能人才平台添新力。完成江山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依托高级技工学校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引进“58同城”、阿里云等平台入校,共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企业技能人才示范基地,共向衢州市推荐衢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衢州市级企业技能人才示范基地1家。三是新模式,开人才培育新局面。技能培训新方式。依托人社数字化改革向参训人员线上发放电子培训券,实现职业技能培训全流程在线服务。目前已发放电子培训券924张,使用率达到98%以上,发放券金额累计138.6万元。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培训55期,培训人员5061人次。技能评价新模式。有重点、分步骤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目前共有11家企业入选认定试点,累计263人取得了技能等级证书。预计到年底将有30家左右企业可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四是新朝气,助新人成长新思路。推荐省、国家“引才计划”人选1人、省“万人计划”人选5人,其中3人通过衢州市初选、“新115人才”人选共48人,其中27人入选、浙江工匠6人、其中3人入选、浙江青年工匠20人。完成新一年324对“师带徒”结对,组织更多新生技能人才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加速新兴人才“登台唱戏”。


(3)工伤服务,保企业发展之本。市人力社保局“精准化、高效化、人性化”打造工伤全周期服务体系。一是预防为主,前端预警精准化。坚持筛查靠前、督查靠前、宣传靠前原则,依托工伤案件管理系统数据筛查,确定工伤预防重点对象并针对性开展职业病预防等安全教育培训和开展专项督查。累计开展专项督查15次,查摆安全生产问题195个,全市工伤事故发生率由2018年的2.25%下降至1.41%。二是效率当先,中端审批高效化。通过数据共享,精简审批材料流程,平均办理时限减少50%以上。整合鉴定资源,在全省率先设立县级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将鉴定结论出具时限由60天压缩至30天内。为行动不便的工伤对象上门鉴定,累计开展上门鉴定服务12次,服务工伤对象43人。三是服务至上,末端服务人性化。扩围参保政策,累计为全市235名超龄工伤人员、退休返聘人员提供工伤待遇保障。加强数据协同,强化就业帮扶,以“智慧招聘平台”+“定期专场招聘”的“线上+线下”模式推进工伤致残职工再就业,累计帮助260余名工伤致残职工实现再就业。


2.便捷多元,服务群众再深化


(1)窗口服务全天“不打烊”。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创新推出“5+X”弹性工作机制,增设“智办窗口”、“预约窗口”和“假日窗口”,确保窗口服务全天“不打烊”,“三个窗口”开设以来累计接待1200多人次 。一是开设“智办窗口”全天服务随时办。线下开设自助窗口,保障办事对象可随时办理高频事项,线上着力完善掌上办、网上办等办事渠道及事项,确保办事对象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平台快捷办理各类诉求。二是开设“预约窗口”延时服务当日办。开设预约电话,办事对象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不能赶到窗口办理业务的,可通过电话提前预约时间;社保大厅窗口提供延时服务,方便办事对象在正常下班后办理业务。三是开始“假日窗口”加时服务全科办。在每周六下午提供半天窗口服务,安排前台窗口及后台业务科室工作人员轮转办理各项人社业务,解决群众企业有需求时工作日因故不能办理,休息日又无处可办的问题。


(2)民生应用探索“一卡通”。一是需求向下延伸。积极了解群众需求,结合提案议案历年相关内容,最终形成以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和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导向的“一卡通”应用理念。二是部门横向交流。“一卡通”应用基于城市大脑的智治平台为支撑,实现旅游文化、交通出行、教育体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场景凭卡享受服务,市人社局积极对接交通、文旅等部门,探索应用支撑所需条件。三是积极向上争取。积极对接省人社厅信息中心,了解社会保障卡的应用拓展,配合衢州市人社局完成第三代社保卡发放工作,为社会保障“一卡通”做好前期准备,为下一步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打好基础。


(3)全力治欠安薪“促和谐”。市人社局“三到位”确保农民工“安薪”,保障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一是部门合力,组织保障到位。通过成立多部门联合专项治理小组,摸清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一项目一方案”、“一企业一策略”,通过“个性化症疗”手段,切实保障治欠成效。二是行动发力,全域治理到位。以企业工薪平台使用抽样、欠薪线索核查系统数据筛选、在建项目实地督查为主要形式,全方位全领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累计开展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16次,督查主体完工项目46个,在建项目113个,现场发放问题告知单80余份,提出整改建议300余条。督促建设单位拨付工资性工程款3起,帮助148名农民工及时收到被欠工资185.08万元。处置建筑领域欠薪案件32起,为75名农民工讨回工资263万元,有力维护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三是举措有力,系统谋划到位。持续畅通维权渠道,以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浙江“安薪”投诉码、24小时值班热线、欠薪预警平台等为载体,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维权渠道,通过监察兜底、仲裁速裁、人民调解、司法协助等,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3.立足本职,服务基层再夯实


(1)基层服务队伍再壮大。一是不折不扣完成江山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累计招聘事业单位人员招聘74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27人。二是指导完成校园招聘与定向培养。指导协同教育、卫生部门完成校园招聘、提前批招聘,共106人,指导文化、教育、卫生、林业、农业部门开展定培养招聘工作,拟培养基层服务人员68人。三是开展第一期编外用工统一招聘。计划招聘编外人员66名,进一步扩充基层服务队伍。


(2)重点群体帮扶有成效。一是做好就业帮扶工作。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为就业帮扶对象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累计提供爱心福利岗位需求87个,帮扶技能培训200余人。二是强化创业带动就业。推进返乡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通过创业培训、举办创业创新大赛等方式进一步发挥创业组织者“催化剂”的作用,发展壮大乡村基层特色产业。三是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联合扶贫开发指导中心、残联等部门协同开发公益性岗位。截至目前,已安置公益性岗位上岗人员577人,上岗数量已超去年全年上岗数量,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户群体生活。


(3)数字监管试点顺政策。一是主动对接,争取试点项目。主动与争取省级数字化改革试点项目,最终确定由衢州市人力社保局和江山市人力社保局共同申报“政策监管”试点项目,并成功揭榜。二是积极对接,主动谋划举措。坚持试点建设的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要求,与上级部门及本级司法、大数据部门研讨政策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明确政策监管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三是理顺政策,建好政策法规数据库。按照“谁制定、谁管理”的原则,共梳理文件41份,其中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23份,废止失效规范性文件18份,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政策解读3份,为基层服务提供完整有效地政策支持。


二、2022工作计划


2021年,江山市人社局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也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22年,江山市人社局将继续以“突出一个中心,紧抓两个重点、深化四项职能”为目标,履行部门职责,创新服务方式,为建党百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满意答卷。


(一)中心工作跑出“加速度”。全力抓好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推进江山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落地并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招商,争取早日投入运营,切实缓解我市企业用工和群众招聘“两难”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党史教育、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创卫创文等中心工作,为我市建设县域治理现代化先行市和“江山大花园”添砖加瓦。


(二)重点抓手提升“满意度”。以“1510惠企点办服务”和“人社数字化改革”两项工作为重点抓手,切实提升人社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1.常态开展企业服务。深化开展“1510惠企点办服务”,以“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事人才、工伤预防、劳动保障”五大核心业务为主,完善“一点即来、五大类服务、一周一次、零距离一次性办结”的服务机制,动态掌握在江人才和企业的实时情况,滚动调整问题困难,将人社部门变成人才留江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宣传员”、建议“收集员”、破难“解困员”、发展“指导员”。


2.深入推进数字改革。谋细抓好政策监管项目试点,协同衢州市人社局推进人社系统政策法规数据库建设,争取在年底上线相关功能应用。结合为群众和企业在提供人社服务时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按照“小切口、大牵引”的要求谋划新的应用场景,积极开展纵向争取和横向对接,打造“民生一卡通”、“电子培训券”、“数字化就业”等数字化改革“金名片”。


(三)四项职能深化“履职度”。


1.社会保险兜底“保民生”。完成我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出台,平稳推进我市被征地农民参保,保障被征地农民群体利益。按要求落实各项养老待遇调标,保障各类养老待遇享受群体第一时间享受调整福利。


2.就业创业援企“稳岗位”。一是强化用工保障。依托用工保障政策和人力资源产业园投产,开拓劳务协作领域范围,构建省外劳务基地。继续促成企业与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依托院校生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嵌入式的人才定制班、冠名班,推进生产实习和就业用工互促互利。二是推进数字就业。搭建江山“云招聘”平台,引入“互联网+”招聘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一体招聘体系,实现求职者与企业需求动态互通和招聘动态聚焦。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档案接收和转递“跨省通办”。三是推进基层就业。持续推进高质量就业社区(村)创建,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依托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就业岗位推荐、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00%就业。扎实推进公益性岗位工作,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四是联动创新创业。探索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在年内新认定一家创业孵化基地,搭建起更多更高质量的孵化平台。筹办创新创业大赛,以返乡农民创业基地为依托,组织开展乡村合作创业带头人培训,切实提升乡村创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3.强化人才引培“添动能”。一是提速政策兑现。加速做好人才津贴、奖励兑现工作是加快江山市人才集聚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目前申报工作基本完成,待前期流程全部完成够第一时间予以发放。二是建强人才平台。努力做好江山市专家工作站建设,开展第八批江山市专家工作站的评选。做好博士后工作站创建和博士进站工作,主动对接,为企搭桥,力争引进研究人员,减少空站率。加强对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实现技能人才平台提质增效。三是铺开培训竞赛。持续开展新型学徒制、项目制培训、“山海协作”技能人才培训,力争实现职业技能培训0.85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以上。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好2021年度江山市职业技能大赛和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力争在规模和规格上有新突破,激发广大人才“比学赶超”的热情和潜能。四是推进试点扩面。重点指导已完成试点备案的企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全市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力争达到30家以上。


4.理顺劳动关系“保和谐”。一是畅通渠道压实责任。以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浙江“安薪”投诉码、欠薪预警平台、24小时值班热线等渠道为载体,通过监察兜底、仲裁速裁、人民调解、司法协助等,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同时,压实各乡镇(街道)属地责任,以监察、仲裁、调解“三位一体”,全力消化劳资纠纷,确保矛盾不出属地。二是强调底线提升能力。牢固树立稳定是底线的思维,提高应急处突能力,确保在出现因劳资纠纷引发的重大事件时,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协调处置,防止事态蔓延扩大,严防发生冲击底线的欠薪案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强化速审速裁机制。针对案件标的较小、争议不大的劳动争议类案件建立劳动仲裁速裁机制,将办案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做到立案立结,便于及时高效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四是完善基层调解组织。加强对乡镇调解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逐步提升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员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争议调解员的积极性,力争将劳动纠纷化解在基层,掐灭在苗头,保持全市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021年上半年,市人社局各项工作开展高效有序、成绩显著,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下半年,市人社局将继续加倍努力,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干部抓执行、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为推动江山大花园建设而努力奋斗,为建党百年交出满意答卷。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11-17 20:31 , Processed in 0.12398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