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典型经验] 提高科技对我县经济发展贡献份额专题协商会交流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3 22: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提高科技对我县经济发展贡献份额
专题协商会交流材料
一、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我们总体上围绕县委县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的要求,特别是全县落实江苏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1+7”系列文件精神,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的思路,从政策体系、服务体系、载体平台三个方面,不断强化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建设。

1.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一是确立财政投入机制。年初财政预算中,明确列出当年科技人才扶持奖励资金科目,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2014年以来,全区每年用于科技创新、人才招引的奖励资金总额达到1000万元左右。二是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在上级政策的基础上,开发区制定了促进科技创新若干政策意见、招才引智奖励政策意见、技术转移中心绩效补助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对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新产品开发、人才落实等给予扶持。今年区本级科技创新政策中,专门提出对企业通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形成的新产品、新工艺获得国家级、省级重大奖项或行业龙头企业、军工企业订单的,给予大力度奖励。三是制定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制定开发区科技新攻势考核办法、招才引智考核办法等绩效考核文件,把创新创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做到定目标、定责任、定绩效,从工作组织层面形成合力。

2.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一是建立“一对一”挂钩服务网络。一方面,通过逐企业明确专人,确保“一对一”地做好全区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政策宣传、奖励兑现、技术需求收集等服务工作。对规模以下企业,由各街道明确专人属地服务。同时,我们专门建立了“海安开发区科技创新”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级创新创业政策、接受企业咨询,经过一年多的积累,目前已经覆盖全部300多家规模企业和100多家新投产规下企业。二是建立企业科技人才服务需求库。在上级科技、工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了工业企业科技服务需求数据库,逐企业明确专人挂钩联系,常态收集、动态更新企业产品开发、项目申报、政策咨询等涉及科技创新的服务需求,定期梳理分析并反馈给上级科技部门、科技镇长团和技术转移中心。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专家库。通过全县产业集群培育部门、科技行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全区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产业集群,每个产业板块都与1-2家985、211高校或行业领先的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覆盖全区主导产业的专家库。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科技服务需求,通过专家库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对接到1-2名对口的高校院所专家,中科院亚农所、湖南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北机电等一批知名高校院所先后与区内企业开展合作。2014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实施产学研项目80个左右,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全国专利优秀奖3项,开发江苏省首台套产品5个。

3.不断完善载体平台。一是打造创新创业项目集聚平台。主要是高科技创业园和软件科技园两大园区。开发区科创园于去年5月份正式成立以来,已入驻一批智能装备、信息科技、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项目,其中机器人及工业自动化企业45家。九三极恒生物医药这个项目就落户在科创园。目前,科创园已晋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江苏省级加速器,承建的机器人小镇入选了江苏省特色小镇培育名单。软件科技园建成区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吸纳东华软件等知名企业入驻,10家企业通过了双软认证,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260多件,今年初被江苏省经信委认定为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二是打造技术人才承接转移平台。两个方面,一是高校驻区研究院。目前,落户开发区的有中科院自动化所、上海交大、XX机电研究所、苏州大学、常州大学等5家高校产业研究院。2016年以来,先后制定了研究院绩效考核、项目运作、财政资金等政策文件,加强了对研究院的规范管理。2016年以来,各研究院在研课题15个,实施产学研项目10个,合同额超过3000万元。二是建立了离岸加速器。加强与上海、深圳等地区的加速器、孵化器运营机构的合作,委托招引高科技项目、高端人才来海安产业化。通过转移平台,近三年先后引进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专家7名、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双创博士”18名、其它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28人。三是打造企业创新载体。着眼于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对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要求,制定落实分类培育计划,采取集中培训、政策引导、个性指导等措施加以推进。目前,全区建成企业研究院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市级62家,占全区规模企业的1/3以上。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我区企业以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居多,高标准的企业研发机构总体偏少、规模偏小、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总体偏弱。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还有约三分之二的企业研发机构档次还比较低。

2.公共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目前建成的5家高校产业研究院,受制于成立时间、人员力量等多方面因素,与企业的对接合作还不够密切深入,功能和作用发挥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还缺少高层次人才集聚、协同技术攻关能力强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特别是在行业内达到顶尖水平、辐射更广区域的服务平台,突出表现在短期内拿不出具有较高前瞻性的研发项目和成果。

3.科技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就开发区来说,服务创新创业的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但由于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专业学历背景等因素,在准确掌握企业需求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我们对许多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以及新开工企业的科技服务工作还需要加强。

三、工作建议

1.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扶持。建议省市层面出台专项政策、拿出专项资金,对各开发区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建设区域性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

2.制定开发区专项科技扶持政策。围绕全省科技创新“40条政策”和知识产权“18条政策”等政策文件,针对各开发区细化研究出台更加优惠、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提高财政资金的受益面和覆盖面。

3.突出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大力培育青年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人员、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人员、科技创业人员、留学归国创新创业人员等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普及创业教育,建设一批创业实训基地。

4.推进创新创业机制创新。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模式,突出市场运营导向,不断提升运行质态。着力构建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打造一批资源高度聚集、设施功能完备的众创社区。

5.健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扶持科技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服务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不断优化创新生态。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科技小贷和P2P、众筹的互联网金融,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11-16 23:37 , Processed in 0.11597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