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总结] 市文广旅游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22:2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市文广旅游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0年以来,市文广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围绕打造“长三角健康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以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为总抓手,加快“与杭同城”步伐,深入推进文旅融合。1-6月份我市旅游总人次达1088.5万人次,恢复到去年同期75.8%;旅游总收入125.4亿元,恢复到去年同期83.8%。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抓责任、强落实,积极争取“两战赢”。

1.行动迅速,筑牢疫情防线。自疫情发生以来,市文广旅游局严格按照上级文旅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推进全市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疫情一级响应期间,关停全市14家A级旅游景区、16家文化场馆、17家电影院、2家剧院、59家KTV、55家网吧;取消文艺院团演出118场、营业性演出6场;取消星级饭店与等级民宿聚餐桌数1100余桌,涉及约11487人;取消旅游团队86个、旅游人数1689人次;做好近120名境外入诸重点人员的居家隔离管控督查检查工作。妥善处理与疫情有关的旅游投诉,至目前,全市共受理旅游有效投诉52条,处置率为100%。

2.深化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是加快政策兑现。快速启动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工作,累计办理暂退全市27家旅行社质量保证金536万元。制订出台《关于严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帮助旅游企业复工复产的资金补助细则》,对全市受疫情影响较大的53家文旅企业发放补助资金331.29万元。加快兑现2019年全域旅游发展政策,向符合条件的28家单位(个人)发放奖补资金551.99472万元。二是加强指导服务。制定疫情防控标准及工作任务清单,指导返工复工文旅企业落实各项防疫物资,制定防疫消毒机制,抓细抓实防控举措。五一、端午期间全市15个开放景区均建立预约制度,实现游客间隔入园、错峰浏览。至目前,全市累计复工文旅企业、场所109家,重点项目8个。三是促进文旅消费。指导3A以上景区、等级民宿推出一系列“免费游”、“免费宿”活动。出台《诸暨市“XX人免费游诸暨”实施办法》。配合做好XX市促进消费提振信心怡居行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全市7家星级酒店、6家民宿累计核销消费券200余笔。

3.共同坚守,支援基层抗疫一线。有序组织文旅系统100多名党员干部参与到上江东社区、望云社区的联防联控工作中去,落实好组团到社、联系到格(小区)、责任到楼、排查到户、服务到人“五到”服务内容,帮助社区认真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控死源头、控牢流动等相关工作。配合南门社区、东白湖镇开展卡点管控工作,严格实行24小时轮岗制度,对来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宣传,并做好体温检测、登记等工作,严防疫情输入。

(二)抓项目、强产品,全域融合持续深化。

1.统筹推动全域创建工作。积极对接创建专家和横向相关部门,落实台账归集、整理工作,文件类台帐已完成50%;落实旅游集散中心选址、旅游交通标识牌布点规划工作,旅游交通和个性化标牌完成采购程序。全面推进“万千百”创建工作,完成第一批177个A、AA级景区村的创建工作;启动21个镇街的景区镇创建工作,已开展台账整理收集、标识牌布置工作;分解落实景区城创建任务,台账已开始编制。配合组织部对全市13个“五星3A”争创村进行业务指导。指导同山镇申报浙江省山地旅游度假试点、创成XX市研学旅行实施标准试点单位,指导东和乡申报省级风情小镇培育单位。完成“枫和里”乡村旅游示范区规划、编制。推进《浙江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范围及功能区优化调整,启动2020年度湿地保护与修复建设。

2.有序推进文旅项目建设。2020年计划投资40.79亿元,全国文旅项目库入库数量增加至18只,其中“云溪九里”文旅康养小镇、春风十里2只项目入选浙江省“四十百千”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四条诗路项目名单,枫桥经验文化旅游项目、珍珠小镇建设项目、秦皇古道开元度假村项目入选百张文旅“金名片”名单。其中,山下湖珍珠小镇项目中的珍珠文化街区正在施工中。五泄景区提升改造工程中库尾亲水广场土方已基本完成。完成五泄十四都村古村落保护开发建设项目二期规划设计初稿、秦皇古道开元度假村项目主体大楼建设外墙装修。东白湖望回山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序推进,完成投资2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40%。

3.积极打造优质旅游产品。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组织开展2020诸暨市文化创意产品暨旅游商品大赛,累计征集到作品近百件;启动全域旅游“产品研发推广奖”评选活动。针对疫情后游客更聚焦于“自然、古朴、健康、运动”的体验需求,着力打造推广一批特色旅游打卡点和旅游线路。春风十里小镇成为XX春季十大网红打卡地;两条茶乡风情游线路(茗香生态游(东白山水古村)、春风十里游(春风十里小镇)成为四月越茶飘香——XX10条“茶游”风情线。推荐西施故里旅游区、五泄风景区、东白山、诸暨市博物馆、春风十里小镇、米果果小镇、斯宅村、东溪村、诸暨大酒店、爱吾XX庄等列入“周游XX”XX微度假首批百个绝佳好去处、十条精品好线路。开展“美丽家乡 XX有约”市县乡三级网络直播互动活动,市政府主要领导,大唐、山下湖、东白湖、赵家、同山、五泄、马剑等7个镇乡(街道)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参与拍摄“西施故里 好美诸暨”系列文旅抖音宣传片,并“hello浙江”抖音平台上线。

(三)抓基础、强质效,公共服务持续发力。

1.书香暨阳呈现新气象。疫情以来,市图书馆闭馆“不打烊”,充分发挥数字资源优势,开展“云上”服务,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推广阵地。通过网上图书馆、诸暨发布等平台实时更新网上数字资源,及时提供好书荐购、名师讲座、杂志期刊、万方少儿电子图书、新东方英语等相关知识。推出2020年“我的战役”阅读马拉松(诸暨站)线上快闪赛、“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主题连环画展”线上展览、公益视频讲座、全民阅读有奖知识问答、世界读书日线上直播、线上主题书展、“我们战疫的事”征文大赛等一系列线上战“疫”活动,营造书香浓厚氛围。线下举办大型线下图片展3场、各类阅读推广活动44场,其中,讲座《阅读中成长》、2020诸暨市全民读书节启动仪式、第四季FM98.2童声读书会决赛等线下活动开启了同步云直播,扩大受众面与影响力,观看量超25万。完善智慧化图书馆建设,13家浣江书房已实现人脸识别全履盖,启动“信阅”服务项目,极大地方便读者图书借阅,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新建浣江书房3家,目前均已进入图纸设计阶段。新建人民法院、妇女儿童服务中心设立流通站2家,配送图书5000册。开展送书下乡19次共计10300册。

2.文化惠民迈出新步伐。以“我们的文化”系列群文活动为载体,围绕抗击疫情、西施文化、文旅融合等主题,延伸线上服务,开展多元文化活动。一是文艺创作“不间断”。广泛组织发动全市文艺工作者通过在线不见面方式开展疫情防控专题文艺创作,共征集到书画、戏剧、歌曲等作品470件,择优汇编《诸暨市抗疫文艺作品专辑·书画》一书。鼓励专业文艺干部围绕浙江“三个地”主题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创作以金萧支队在诸暨的斗争历史为创作题材的舞台情景剧《光辉的足迹》、反映诸暨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的组歌《好美诸暨》等。二是课程培训“不停学”。将市民学堂公益培训搬至云平台,利用抖音直播课程和微信平台推送微课视频及名家课堂链接等形式开展舞蹈、国画、书法、插花等线上文艺培训工作。目前已推出19期。三是展览活动“不停歇”。举办诸暨市第十二届群文创作大赛,推出“潮涌浣江”系列线上、线下展览12个,观看、阅读人次超30万。

3.基础设施取得新进展。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拟定诸暨市全域旅游信息化项目方案,已送审大数据中心。完成71个景区旅游厕所的摸排及评级工作,评定A级30个,AA级1个,推荐AAA级2个。指导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铁站、客运中心等交通枢纽旅游厕所开展改扩建工作。

(四)抓保护、强传播,文化遗产持续发声。

1.科学规范遗产保护。启动珍珠小镇和环保小镇2个省级投资平台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完成斯氏古民居建筑群和新一堂、继述堂的消防工程立项工作、马剑戴氏宗祠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申报工作。开展全市文保单位标识牌制作工程。完成2019年度基层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水平评估、全市古井普查及统计等工作。实施2020年诸暨市文物保护工程,共涉及9个镇(乡)街道,总计13个项目,其中7个市级项目已完工。启动第九批诸暨市级非遗项目、第八批诸暨市级非遗传承人、第二批诸暨市级非遗体验点、首批诸暨市级非遗旅游景区的申报工作。开展棕编、同山烧酒传统酿制技艺、香榧采制技艺、青口杨氏皮纸制作技艺等4个省级非遗项目和杨志义、沈牡琴2位传承人的评估工作。

2.创新遗产传承方式。组建诸暨市文化基因解码工作机构和工作组,聘请浙江工商大学教授、乡土专家为解码顾问,确定诸暨市文化基因解码工作方案。继续开展《西施传说》非遗记录工作与保护研究项目试点工作,完成了“西施传说”传承保护资料的全面集成和梳理,启动田野拍摄,采录故事80余个。“西施传说”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完成西路乱弹小戏《梅花催春》创排、《抖狮结义》精排、《三请樊梨花》改编创排。518博物馆日期间推出“烈酒一杯家千年——诸暨博物馆酒文化之旅”直播活动,观众点击量达18万余次。开展2020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举办“幸得有你,民安泰来”诸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物展暨艺术作品展、竹孟童心庆六一、诸暨西路乱弹兴乡大巡演等活动。

(五)抓执法、强管理,市场监管持续强化。

深入开展文旅行业房屋以及其他公共房屋安全排查、护航复工复产二十天攻坚行动、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行动、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5•19全国旅游日”及夏季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双随机”检查等工作,深化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旅市场环境。日常巡查出动检查727人次,检查出动1432家次,立案调查6件,办结案件5件, 罚款30500元,收缴非法音像制品1253张(盒)、非法图书出版物1356册(张)。启动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梳理近四年以来受到行政处罚的文化经营单位,对确定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对接信用修复事项,帮助企业在疫情期间规避失信风险,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建立安全责任清单、隐患清单、整改清单“三个清单”,高质量推进安全隐患“洗楼式”排查见底行动,同时结合“回头看”制度,通过查漏补缺,巩固整治成果,有效防范文旅行业领域风险隐患。

(六)抓服务、强队伍,体制建设持续发展。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定机关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及时缴纳党费等,提升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开展“先锋微家”、“志愿汇”等工作,发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二是推进清廉建设。全力配合市委第五巡察组对局党组的巡察工作,积极主动落实整改,做到边巡边查边改,整改完成立行立改项目6个。三是抓好三服务工作。半年来,东白湖镇走访服务组通过深入细致的走访调研,共摸排收集问题152个,已办结152个,办结率100%,其中跨部门交办的问题2个。局各服务小组上报问题18个,已办结18个,办结率100%;跨部门承办的问题7个,已办结6个,办结率85.71%。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文旅融合深度有待提高。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场所、文艺精品,对地域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色挖掘力度不足、融合深度不够。

2.提振文旅消费有待加强。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文旅行业,曾一度按下暂停键。目前,虽已逐批复工复产,但后疫情时代,如何促进文旅消费回补和休闲娱乐潜力释放,任务较重,需提出有效的对策与举措。

3.公共服务供给有待提升。面对群众多元化的文化旅游需求,公共文化旅游服务的供给内容、形式、方法与群众的需求还不相适应,要优化相关产品供给。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市文广旅游局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大局、刚性任务,立足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全方位推动文化、旅游与全业态融合发展,以优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助推诸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围绕疫情常态化促消费。

1.落实防控要求,稳妥组织复工复产。继续做好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分类别建立复工复产的条件和流程,全面评估电影院、剧院、书房等场馆的开放条件,根据全市疫情形势变化,推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重点抓好夏季、“十一”国庆等旅游旺季景区的疫情防控和有序开放管理。

2.引导企业提振信心,促进文旅市场消费。根据省市消费专班要求,做好消费促进、消费推广等各项工作。梳理省、市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协调及时兑付各类奖补,减轻企业负担。综合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及市内外各类推广营销平台,重点推介精品旅游线路、创意产品、文旅活动等,推动文旅市场复苏升温。以三服务活动为契机,走访收集企业困难问题、指导企业经营,释放文化旅游消费潜力。

(二)围绕创建验收再深化。

1.加快项目建设。加快珍珠小镇、西施IP项目、枫桥经验文化旅游项目、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等全域旅游十大产业项目的招商推进,做好增量引进文章。加强西施故里、五泄景区改造提升,丰富业态,提升竞争力。鼓励各景区、旅游饭店、民宿及旅行社,积极提升星级或等级,做好存量挖潜文章。

2.推进创建验收。加强指导督考力度,全力推进各类创建工作,做好迎接省全域旅游示范县验收准备。积极对接市内外全域旅游相关部门、单位,完成台账编制、创建工作和集散中心、标识牌等硬件设施工程。继续指导山下湖、同山等21个镇街完成3A景区镇创建,全市景区村创建率达到100%,其中新创3A村15个,3A景区村6个。

3.开发特色产品。进一步挖掘西施文化、古越文化等内涵,提炼文化符号,结合市场价值,探索研发文创产品。以西施文化、“枫桥经验”、红色资源、美丽乡村等为内容,鼓励旅游企业研发推广枫桥经验研学游、西施文化研学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具有原创性、主题化、体验型的旅游新产品(线路)。

4.强化营销推广。牵头办精办好第九届西施文化节,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加快恢复市场活力,树立行业信心。围绕“与杭同城”战略,借力西湖—西施文化旅游合作机制,与XX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对接联系,办好XX西湖—诸暨西施荷花会活动。结合活动,开展“XX人免费游诸暨”体验官、自驾游等活动,引进XX西湖荷花品种栽种、荷花展等,配合文旅集团与XX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展各类线上线下营销宣传活动。开展诸暨元素进入XX地铁等工作,做好形象宣传。

(三)围绕公共服务提效能。

1.书香建设持续深入。发挥暨阳阅读联盟和暨阳朗诵团的作用,以“云上+线下”的方式,推动全民阅读与全市各行业各领域的有效衔接,拓展图书馆全民阅读工作的覆盖面和受众面。跟进3家新建浣江书房的设计装修进度,确保于年底前建成开放。完善书房管理机制,探索城市书房与社会合作管理的模式,与书房所在社区、学校的志愿者或公益组织合作,建立长效的书房管理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文化志愿服务招募注册、服务登记、激励嘉奖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2.惠民工程持续深化。组织开展第十一届“舞动诸暨”广场舞大赛、第十届“十佳歌手”大赛、第八届“梦想诸暨”团队秀展演、第十二届群文作品创作大赛、首届乡镇文化员才艺比赛、“潮涌浣江”系列展览、第十届书画艺术节等活动。继续开展文化下乡巡演、文化走亲、书画展览下乡巡展等活动。“我们的课堂”全年累计组织培训250场次以上,培训学员1万人次以上。

3.服务绩效持续提高。下发《2019年诸暨市镇乡(街道)公共文化服务考核细则》,制订全面的绩效评估方案,开展镇乡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根据省文旅厅工作布置,完成第七次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全力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相关工作。

4.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完成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建成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建成面向游客的服务营销平台、面向政府管理部门的产业监测平台、面向文旅企业的综合管理平台,基本实现集智慧管理、服务、营销、保护于一体的智慧旅游一体化平台。

(四)围绕遗产传承抓创新。

1.遗产保护上,加强对6个未完成工程项目的监管,积极推动项目的进度,12月底前完成2020年度13个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启动2021年度文物保护工程摸排工作。完成省级投资平台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工作,与省考古所联合开展文物保护区域评估,完成评估报告,并取得行政许可。以文物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古民居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继续开展文物安全大检查。完成西施故里古迹群四有档案编制工作。完成第九批诸暨市级非遗项目、第八批诸暨市级非遗传承人、第二批诸暨市级非遗体验点、首批诸暨市级非遗旅游景区的申报工作。

2.遗产传承上,继续开展诸暨市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以枫桥镇和同山镇为基因解码试点,积极探索文化基因解码工作。完成民间文学类——西施传说记录工作与保护研究项目课题,形成“西施传说”影像志、文本(6万余字)、照片(200余张)等成果,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省文旅厅的验收。推出西施故里旅游区、同山烧酿制技艺基地等“研学游”,推动省级非遗景区(非遗小镇)建设,启动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出版《诸暨百样老家生》等文化丛书。举办“镜鉴春秋——越地古代铜镜展”(暂名),弘扬清廉文化。推动博物馆数字化技术应用,加强数字化保护利用工作,逐步开发文物信息资源数字化保护、数字化传播、数字化教育、数字化服务等项目。

(五)围绕市场管理强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日常巡查、专项整治、“双随机”抽查等形式,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继续开展网吧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印刷企业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2020年全市非法卫星接收设施专项整治、扫黑除恶等行动。开展旅行社调查摸底和“僵尸企业”清理工作。按市“122”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做好文化旅游行业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相关工作。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安全生产专项培训、文化经营场所消防演练等手段,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继续深化做好校企业合作项目,抓好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生产管理制度等方面内容的规范和标准化建设,抓好文化旅游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和信用监管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配合落实好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复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管理联动机制,实现市场管理力量的融合,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六)围绕党建引领重实效。

强化党建引领,规范组织生活,认真开展周一夜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工作,积极参与“先锋微家”“志愿汇”活动,在常态化防疫、志愿服务等方面走在前、作表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意识形态责任制,全力抓好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以“三服务”活动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中心工作,组织文化旅游管理人员、文艺业务骨干、文化旅游市场综合执法人员等人员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不断提升队伍的业务能力,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队伍。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3 13:27 , Processed in 0.11265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