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新时期,国家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极度重视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已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村的生产生活垃圾没有合理、配套的处置办法。在农村随处可见垃圾到处堆放的现象,并且除了生活垃圾,还增加了塑料袋、废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垃圾在腐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漏液渗入地下,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降低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二是农村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村民滥砍滥伐、过度开垦、不注重对植被的保护,导致农村整体生活环境恶化,黄沙漫天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不当使用。农药、地膜、化肥等“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不当使用,带来了农村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更好的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做好农村基础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详细的政策方针。各级政府要提高对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形成严密、有序的工作体系。针对农村现有的环境问题制定明确、有效的工作方针,从制度层面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差的问题。
(二)加大财政投入。由政府主导建立农村垃圾回收站点、购置垃圾清运工具、安排工作人员定时定期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
(三)加大技术投入。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要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引进外来企业、扶持本地企业、加强公共设施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居环境,进而改善农村“空巢化”的现状,促使更多的农村本土居民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仅仅是开始,重要的是留住人才。农村之所以留不住人才,关键在于城乡发展不平衡。搭建产业平台完善人才安置机制,着力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和保障机制,让下乡人才无后顾之忧,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多献良言、办实事。
(五)做实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环境立法,及时填补一些重要环境领域内的立法空白。建立健全高效的乡村环境管理体制,着力解决乡村环境执法薄弱、日常监管缺失等问题。
(六)加强宣传引导,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差的问题,必须扭转村民的固有观念。要定期向村民宣传随意倾倒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和保护植被的重要性。农村环境的治理,仅靠政府的推动是搞不好的,应积极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
二、挖掘农村潜力产业
(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实施一批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推动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变。在现代都市型农业中,极力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环大城市圈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对接京津,全面提升我市农业质量和效益。在产业扶贫上,抓好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补贫困地区短板。
(二)突出民族风情,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深入挖掘坝上游牧历史文化、突出民族特色,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加快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彻底改变自然美景与贫困“窘境”并存的局面。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