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领导讲话] 用制度优势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10:4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座谈会发言:用制度优势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增强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为我们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和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共同熔铸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亿万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不懈努力,为它的繁荣发展注入了蓬勃旺盛的创造活力。
  文化制度是国家制度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制度的视角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要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一要瞄准好“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目标;二要把握好“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要求;三要运用好制度优势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滋润和涵养。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起人们的精神力量,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提供文化制度建设的强大思想动力与信念支撑。同时,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释放出创新创造的巨大潜能,才能产生制度效能,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
  一要完善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更加突出体现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文化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相关设计与安排上,不能单打一、片面化,而是要突出坚持和完善体现治理效能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做好制度之间的统筹谋划、整体协调与系统配套,推进制度的废改立,使文化领域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为完善、更加规范。
  二要培育制度意识。制度要具有权威性、执行力和产生治理效能,就必须有与之相应的制度意识及社会氛围。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认识到制度存在及其功能的客观性,接受、认同和遵循制度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避免制度空转,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树立和增强人们制度意识的培育、教育、宣传和普及的工作机制、工作平台和人才队伍。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讲清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推动人民群众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治理机制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而真正做到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
  三要维护制度权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要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决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搞一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框架内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是经过时间检验、行之有效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安排,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中国之治”,其权威性不言而喻,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和摇摆。
四要强化制度执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的有力执行,是实现国家治理在文化领域彰显治理效能的关键。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践导向,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切实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5-7-17 12:00 , Processed in 0.07249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