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调研报告] 民政局关于慈善总会助推共同富裕的调研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7 19:4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政局关于慈善总会助推共同富裕的调研报告


XX市慈善总会自2003年12月成立以来,以提倡人道主义为宗旨,以扶贫济困为己任,聚焦“助老、助孤、助学、助医、助残、助困”等六个领域,募集慈善资金、开展社会救助、助推公益事业。截止今年8月已募慈善资金9.3亿元,支出10.03亿元,为全市困难的人群送去了温暖,慈善事业惠及全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四川等地,18年来一直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地创新与探索。


一、拓展募捐渠道,促进三次分配


1.多元化基金满足捐赠方需求。从总会成立以来,便设立了多种形式基金,如创始基金、冠名基金(含留本捐息冠名基金)、专项基金、小额冠名基金等。创始基金作为永久的基金,不动本只取息,让XX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了扎实的基础和起点。冠名基金、专项基金需要就基金的数量、用途、期限等内容达成具体协议,以此来达到既能提升企业公共形象又能规范慈善资金管理的目的;留本捐息冠名基金以留本捐息的方式,既能满足爱心企业与慈善事业长期合作的设想又能兼顾企业的发展。小额冠名基金适用于公民个人、家庭或单位,最低额度1万元,可以有效激发大众的慈善热情。目前,总会有26个基金运作良好。


2.品牌化项目吸引爱心捐赠。总会以项目的形式吸引企业、大众捐赠,这些年市慈善总会以需求为导向,项目化运作、品牌化推进慈善公益事业,目前已发展十二大类、42个慈善项目。在助学、助老、助医、助教等救助领域积极尝试,“圆梦助学”、恩泽医疗救助、XX黄坦蓝莓扶贫基地、年度送温暖、特困特助、老年活动场所建设、银丝幸福食堂等项目已持续多年,效果显现品牌化。目前已有XX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悦华投资有限公司、华海药业、XX农商银行、伟星股份、詹耀良、詹洪良、王莺妹等爱心企业和个人参与。


3.组织管理规范化提高慈善公信力。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慈善的生命线。在资金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类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操作,切实做到善款(善物)来源清楚、投向公开,账帐相符、帐物相符、专款专用;捐赠资金存储管理规范,在足额保证项目实施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值增值,确保捐赠资金安全。在信息披露方面,通过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捐赠、救助信息,增加慈善透明度。在审计监督方面,每年对总会账务进行审计,并落实整改意见。坚持年检制度,接受民政部门的监督和业务指导。


二、精准救助,提高工作实效


1.助推扶贫工作。与部门、地区合作,点面结合,以资金带动技能,输血型与造血型相结合,除缓解一时生活之困外,更多是提升困难群众技能。与统战部设立了“XX振兴乡村慈善基金”,发动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各地商会、乡贤会等共同发力,推进全市乡村共同富裕进程。截至2021年10月,共募集资金5600多万元,支出5893万元。与农办设立了XX市扶贫救助基金,主要通过各镇(街道)的乡贤会及爱心企业等捐助,共同帮助当地的低收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在XX市黄坦设立慈善蓝莓扶贫基地,主要是发动当地农户种植蓝莓,总会以补助个人蓝莓苗和化肥、基础设施建设、邀请专家授课的组合方式,为困难户提供“造血型”帮扶,截至2020年底,基地种植总面积已达366.37亩,前期种植已开始收获的蓝莓户平均年收入可达4万元。


2.持续助学圆梦。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发展能力与机会,尤其是他们子女的未来发展机会,总会会为解决XX市特困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从2006年开始就开展了“圆梦助学”行动。截至今年,共资助了2161万元,帮助了贫困学生10105人次。


3.优化助老内容。总会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情暖迟暮行动”,多方面传递温暖,让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老年活动场所建设项目为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贫困村老人解决活动场所问题,银丝幸福食堂项目为生活不便的老人提供用餐便利,“慈善年夜饭”项目、惠老服务下乡活动为孤寡老人送去家庭温暖与关爱。


4.扎实开展传统救助项目。“特困特助”项目用于因自然灾害造成家庭财产严重损失、遭受意外伤害、患重特大疾病自负额度过大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者;“恩泽医疗救助”“福彩儿童大病救助”“低保尿毒症患者救助”“康宁精神疾病慈善救助”“紫阳医院救助”等助医项目缓解了困难家庭大病治疗困境。


5.助力公益事业建设。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后,慈善范围在原来的扶贫帮困基础上增加了科教文卫环保等公益事业。目前,五水共治、公立医院、乡村振兴等公益项目得到了众多爱心企业(人士)的关心和资助。


三、开展志愿服务,凝聚慈善力量


XX慈善义工共有注册义工6000多人(其中少儿义工2750人),各类义工服务队22支。近年来,在我市文明创建、敬老助学、助残助孤、医疗环保、社区关爱等各类公益服务上不断取得发展。不断开展各项公益领域活动,以“奉献爱心 服务社会 传播文明”为宗旨,积极开展帮困扶弱、卫生环保等社会公益服务。“暖冬之行”“盛夏送清凉”“巧手春泥进百村(校)”“衣循环·爱循环”等活动得到社会一致好评。


XX市慈善总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坚持慈善的初心使命,坚持改革创新、从严管理,慈善工作取得不小的成就,但距共同富裕新形势下对慈善的新要求仍有不少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原因。


一是慈善氛围有待加强。由于慈善文化、舆论宣传力度不够,慈善理念还不够深入人心。部分群众对慈善事业以及慈善机构不了解,对慈善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慈善工作属于政府的救济行为,慈善事业是单纯的道德范畴,是天灾人祸降临时的特殊需要,是“送温暖”式的过节慰问,没有意识到慈善事业应是一种长效的互惠机制。现代慈善理念还未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部分企业和个人对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不够高,参与度较弱。以“慈善一日捐”为例,参与单位基本上是机关事业单位,少有企业个人的参与。这些与我们倡导的“人人可慈善,人人皆慈善”理念有差距。


二是慈善财产增值保值机制尚未理顺。从这几年来看,XX市慈善总会募集的善款以定向捐赠为主,占捐赠总额的80%以上,非限定性慈善资金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项目的可持续性。究其原因,慈善资金保值增值渠道有限影响一些企业的捐赠热情。《慈善法》对慈善财产的保值增值有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但在实际操作时,难以兼顾增值效益和安全两大因素。慈善资金目前按有关规定参考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办法,以竞争性存放银行的方式收取存款利息,不能自主地选择利率高的银行。对《慈善法》中慈善信托等增值方式,顾及安全因素难以涉足。


三是基层慈善工作力量未充分发挥。镇(街)慈善分会、村级联络站工作力量有待加强,对于开展慈善活动的能动性不够强。镇(街)慈善分管慈善领导都是武装部长,职责以武装工作、民政工作为主;镇(街)慈善联络员大都兼职,任务繁重,流动性较强,出现业务不够强、精力不到位现象。


四是志愿服务相关政策不够完善。一是各地的义工服务队自行开展的基层志愿组织活动较少。二是志愿服务的准确性、科学性、权威性和通用性有待提高,志愿者如何兑换志愿服务时间享受哪些优待,参加活动时的补贴,如中餐补贴、用车补贴等规定缺乏明确统一。三是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仍有欠缺。虽然对志愿服务加大了精神激励的力度,但物质奖励、政策奖励和保障措施仍然不足,一些志愿服务组织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志愿服务活动缺乏必要的资金保障。


五是义工组织专业化不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慈善事业中来,希望为社会多出力,多做事。由于慈善义工队伍不断壮大,一些问题也随之浮现。一是一些小队队长不够积极,在带领组织小队队员进行工作时有些循规蹈矩,创新意识不够;二是由于参加人员较多,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影响了整个队伍的活动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鼓励引导高收入群体和企业家向上向善、关爱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在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上,“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XX市慈善总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改革探索,以实际行动助力XX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宣传,大力营造“共同慈善”浓厚氛围


一是灵活运用各媒体。积极与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合作。加大对慈善工作的宣传,传播慈善文化。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积极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慈善风尚,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慈善、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并自觉投身慈善。同时加强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做好宣传引领工作。重点组织好每年的“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互联网+慈善”网上募捐工作,促进捐款小程序的使用频率进一步上升。


二是做好慈善展厅的建设工作。为进一步丰富慈善宣传形式,提升全民慈善意识,在慈善展厅通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展示XX慈善历史文化和取得的显著成就,使之成为我市慈善文化教育基地、爱心企业(人士)学习交流平台。


三是做好慈善项目宣传。加强与有实力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联系和沟通,畅通社会各界参与慈善的渠道,夯实长效捐助的合作基础,促使更多企业和人士加入慈善事业中来。在做好现有的慈善项目的前提下,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造更多更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不断拓展慈善事业领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更好地促进新时代慈善事业又好又快高质量发展。


二、规范操作,以“共同信善”为目标,扎实提升慈善公信力


一是依法行善,探索创新慈善体制机制。自2016年9月《慈善法》正式施行以来,以《慈善法》为基础的慈善法规日渐完善,所有慈善行为和慈善活动已被纳入规范管理范围。这些为慈善事业带来新的机遇与空间,我们一方面要按照《慈善法》及配套规章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探索创新慈善体制机制,用法律法规来引领、推动和保障XX慈善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尤其要积极探索新时期下慈善财产保值增值方法,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对接企业、专家,创新方式方法。


二是进一步健全监督制度,保障投诉渠道畅通。保持公众对不良慈善行为的投诉举报渠道的畅通,同时支持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监督。坚持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合规,定期发布慈善收入和支出进展,定期公布救助成果,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回访,广泛接受政府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舆论关切,不断提升社会公信力。


三是完善志愿服务相关政策,在强化精神激励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志愿者注册、培训、服务时间记录、星级评定、激励回馈等制度。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为志愿服务组织提供必要的经费补贴。充分发挥义工队伍在慈善义务服务、募捐、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好“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质量”三篇文章。在服务对象上,要立足基层,更多开展一些与身边群众密切相关的项目和服务。在服务内容上,要打造一批优质、专业、高效的义工队伍,加强义工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义工素质和服务水平,使义务服务更加多元,覆盖领域更加广泛。在服务质量上,引领义工队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积极作为,促进义工服务常态化;指导和鼓励义工脚踏实地地为弱势群体服务,让施助和受助双方都满意。


三、加强慈善队伍建设,多元组建“共同行动”组织网络。


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对慈善人员专业化、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共同富裕不是喊口号就能成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需要慈善工作者、社会各界发挥自己所长共同行动起来。


一是自身建设常抓不懈。慈善组织工作人员要注重学习,更新知识,创新思维。主动掌握国家大政方针和本级党委、政府有关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慈善救助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提高慈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适应慈善工作发展的新形势。


二是推进慈善分会和村(社区)慈善联络站建设。加强对慈善分会、慈善联络站的指导和管理,做好慈善“最后一公里”工作。加强党委政府一把手责任,加强基层联络员能力建设,指导基层慈善组织有序开展慈善活动,及时帮扶困难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促进基层慈善组织规范健康发展。


三是完善义工服务队伍建设。提高义工队员的标准,加强对义工活动的指导和引领,抓好义工专业技能培训,在小组长的选择上敢于创新,选拔一些新鲜血液,为队伍带来生气和活力。提升义工整体队员素质,进一步壮大义工服务队伍。精心设计、拓展义工服务项目,扎实开展义工活动,充分发挥义工在慈善服务、募捐、宣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建立健全慈善褒奖制度,让慈善成为大众的“共同追求”。


建立和健全慈善表彰奖励制度,是适应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态势的必然要求,是吸引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的重要手段,是引导慈善行为、提升慈善效果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表彰奖励为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机构和项目,可显著提升慈善氛围,有效推动社会建设,带动了更多公众投身慈善、友爱互助。定期开展“XX慈善奖”评选活动,充分宣传评选出的慈善事件、慈善企业(人物),提升社会参与度与影响力,激发人们的感恩之情,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小慈善”转化为“共同慈善”。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公文学堂——公文学习好助手 ( 桂ICP备14006725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992号

GMT+8, 2024-6-27 18:03 , Processed in 0.11080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Design S!|??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