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4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海波带领农工委和城建工委组成人员,对我县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经过县人民政府不懈努力,我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小麦)、国家级制种大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一、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整体来看,我县在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策支持的几何效应没有充分彰显。相关政策支持的主要作用是示范、引导产业发展,但通过调研和汇报来看,部分项目资金的争取还存在一定差距,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政策引领作用发挥不强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二)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一是现有种业企业普遍存在扩繁能力不强、产销规模不大的问题;二是本地种子企业和种子品牌的辐射区域不广、市场占有率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大,缺少大区域级别和国家级别的种子企业和种子品牌;三是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种业产业链条连接不紧,产业融合发展不快。我县虽然引进培育了一批种子企业,但大多处于 “卖种子”的单一模式,没有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链。基地发展虽有一定规模,但“濉溪良种”—“濉溪粮食”—“濉溪面粉(面制品)”链条连接不紧,高附加值的面粉产业没有形成,对粮食生产的逆向带动能力差。种子、粮食生产的产业链相对脆弱。
二、加快推进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策研究。县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紧抓当前种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利好机遇期,认真研究吃透政策,积极谋划建立项目库,最大限度争取政策支持,同时注重吸引社会资本注入,落实省委“两强一增”行动,推动种业、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二)加大种子企业培育力度。按照省委“一改两为”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对种子企业和种子产业的调查研究,倾听企业呼声,为企纾困解忧,服务企业发展。积极引进省级实验室、建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等,为种子企业健康发展搭建服务平台,真正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
(三)下大气力发展种业产业化。依托我县农业产业化强县优势,着力发挥县种子协会、面粉行业协会的牵引作用,以订单方式补链、延链、强链,用深加工撬动品牌粮食生产,带动种业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固上下游全产业链条,提升“濉溪良种、濉溪粮食”产业化水平,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