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学堂
标题: 筑牢农村根基 打赢脱贫战役 [打印本页]
作者: 公文学堂 时间: 2018-3-7 09:37
标题: 筑牢农村根基 打赢脱贫战役
本帖最后由 公文学堂 于 2018-3-31 11:36 编辑
筑牢农村根基 打赢脱贫战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这充分表明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增强村级经济发展、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就太白而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步晚,底子相对比较薄弱,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站位不高。据统计,全县农村村干部平均年龄53岁,文化程度较低,学历见识参差不齐;村干部学习机会少,提高见识和拓宽视野的渠道少;在思想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陈旧观念和“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没有大力去开拓新思路,只会抱怨没有资源、没有资金、没有政策,只会抱怨农村工作难做,村干部难当。在能力方面,面对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没有明确的思路,“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面对新形势只能束手无策。
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单一。全县多数村级集体原始积累底子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除县城周边村、镇区所在村可以依靠出售荒山、荒坡、荒滩和集体公房出租、集体土地征用来增加集体收入,大多数村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无门,优势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合理开发,优势产业不能壮大、提标扩面,村级集体经济始终停留在面上,不能落实到行动上。
三是资源整合不到位,利用率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摸清村情,立足实际,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从摸底调查的情况来看,有些村有资源优势,有些村有生态环境优势,有些村有区位优势,但因人才极度匮乏,发展思路单一,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资源没有得到更好地整合和利用。
四是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特色。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出路还是在种养业,目前很多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上档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较少,大部分处于分散生产经营的状态,整体上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效应,没有特色,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品牌效应。
五是管理制度不完善,资产流失。村级固定资产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方面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集体土地、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管理权大多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不仅造成了村级资产流失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而且也极大的挫伤了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信心。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让“领头雁”发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键要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真正把党性好、能力强、思路清、作风硬的好干部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岗位上来,进一步配强配齐村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核心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要向市场借力。要紧盯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符合村情民意的特色产业,组建成立股份制公司,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的原则,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投融资能力。要整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并广泛吸纳群众入股加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要靠投资助力。深化村级组织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整合财政、扶贫、农业等相关涉农资金,在确保资金性质不变、投入投向不变、监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一批辐射性强的龙头企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四要使产业给力。按照全县产业发展定位,立足自身实际,找准适合发展的主导产业,宜菜则菜、宜游则游,要发展壮大见效快、效益高的菌类、莓类等特色产业,为群众脱贫致富奠定基础。特别是要抢抓太凤高速、眉太高速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太白独有的生态资源,坚持“主导产业+辅助产业”、“立体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培育和壮大特色旅游、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稳步推进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辅助产业,真正使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五要为资产添力。要通过盘活现有资产促进集体增收,进入市场运作,把资产变成资本,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本增值。比如将土地、林地、水资源、房屋等承租给招商企业或者合作社等,从中收取一定的租金和服务费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立足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转化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助力。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欢迎光临 公文学堂 (http://gwxt.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