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学堂

标题: 工商局非公党建科《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公文学堂    时间: 2017-10-10 09:02
标题: 工商局非公党建科《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工商局非公党建科《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学习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里“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爱国为民、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我们要像总书记看齐,求真求实讲奉献、尽职尽责敢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无悔人生。

坚定信念强党性。“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 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有了坚强的理想 信念,就能抵御住各种风险诱惑和困难考验,就能以不屈不挠、 充满自信的姿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员领导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关键少数,更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任何时候特别是面对艰苦的环境、复杂的形势、繁重的任务,都要像总书记那样将忠诚的信仰化为艰苦奋斗、发展为民的具体实践,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牢记宗旨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是党的根本宗旨,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是我们不变的初心。知青习近平在 1969 年到陕北插队的时候还不到 16岁,是全国 1600 万知青中年龄最小的,而他所去的陕北又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曾有同期知青回忆说,“1969 年 1 月,当我们乘车前往陕北途中,就被沿途漫无际涯的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所震撼,进入眼帘的尽是穷乡僻壤,我们无法将眼前的情景与革命圣地、与自己的未来联系起来,竟有同车人怀疑司机是不是走错了路。” 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习近平没有抵触,没有怨言,而是努力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拦河、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下雨刮风我在窑洞里跟他们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因为我那个时候扛 200 斤麦子,十里山路我不换肩。” 这一干就是七年,连村里的人都感叹:“近平是XX的娃娃,大城市来的,但是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一点也不惜力。又有文化,又爱学习,又能吃苦,了不起呀!” 在他插队5年后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成长,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堪称知青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中强调,“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群众的小事都是我们大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把群众的事做细做实、抓常抓长,使改革发展出实效、见长效,真正成为百姓的贴心人、发展的领路人。


砥砺奋进求突破。“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从一名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中央军委主席,每一步都是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干出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走出来的,从带领一个村的群众修灌溉井、修沼气到带领全国人们走向全面小康社会,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干的精神诠释了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办实事,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戴。要坚持求实务实、干在实处,以实事求是态度分析问题,用实事求是精神谋划思路、靠实事求是作风推动工作,为如期建成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社会汇聚正能量;要开拓进取、走在前列,切实贯彻新理念、积极探索新途径、引领发展新常态、奋力开创新境界,对标一流、争先进位,争当发展排头兵,实现事业新跨越。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我们要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契机,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实学透、学以致用,从我做起,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立说立行、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欢迎光临 公文学堂 (http://gwxt.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