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学堂

标题: 2023年省供销合作社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打印本页]

作者: 公文学堂    时间: 2023-2-9 22:44
标题: 2023年省供销合作社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2023年省供销合作社典型发言材料汇编




XX省供销合作社:践行为农服务宗旨 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XX省供销合作社按照“两个成为”要求,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一、加强联合合作,凝聚为农服务合力


一是加强系统层级联动。省社和60%的市县社建立合作发展基金,积极开展系统业务培训,支持基层社改造提升。省供销集团、省福农农资集团通过股权、资本、业务带动系统企业,共同推动为农服务项目建设,2022年新建项目68个。


二是增强对外合作。省社与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联合发文,共同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项目建设。加强与金融机构、邮政、交通等单位战略合作,利用供销合作社网点建设金融代办点、快递服务点、电商服务站等,在省内高速服务区设立供销农产品展销专柜。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先后建设“供销冷链”“供销云厨”“供销现代农服”等公司化运营平台,壮大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实力。


三是争取政策支持。争取省政府同意设立“保供促销工程”,争取省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推动市县配套财政资金3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3亿元,带动系统企业和项目建设。省市县党委、政府普遍将供销合作社工作纳入年度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工作布局,省政府出台文件支持供销合作社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等建设。


二、拓展服务领域,提升农产品产加销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省、市、县三级社共同建设170个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以农资供应服务为基础,拓展测土配肥、统防统治、技术培训等服务功能。推广连城、建瓯建设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长汀“供销农场”粮食生产全托管服务等试点经验,带动全省系统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11万亩次。


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和加工。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中央厨房等设施建设,提升鲜活农产品保鲜储存、加工增值和错峰销售能力,促进农民增收。2022年,省供销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中央厨房和预制菜推广研发中心,全省系统建设冷链物流项目26个。


三是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加强系统农产品交易设施建设,设立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福供优享”等电商平台,举办“一县一周”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积极推动农批对接、农超对接,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一张网”。贯彻落实习总书记2021年在XX考察时关于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参与组建“福茶网”,积极举办展销活动,打响“供销福茶”品牌。2022年,全省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2000亿元。


三、创新服务载体,拓展综合服务功能


一是打造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依托乡镇惠农综合服务中心,在做好农业生产服务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日用消费品、快递物流、废旧物资回收、金融信贷、代理代办等服务,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


二是打造农村综合服务社。加快推进基层社与村“两委”共同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推进农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日用消费品销售、快递物流配送等服务进村入户。2022年,全省系统改造农村综合服务社289个,全省总数达到1.2万个。


三是打造供销服务新品牌。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开展连锁化、标准化经营服务,形成了“供销铺子”“供销小店”“供销超市”“供销好便利”等连锁化经营品牌,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提升基层组织为农服务能力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基层组织提高服务能力,通过强化服务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一、强化体系支撑,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


一是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社有企业为龙头,基层组织为载体,构建市、区县、乡镇、村四级一体推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市社成立智慧农服集团、智慧农服研究院,组建重庆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与县级社联合成立16个分公司,依托基层社打造323个乡镇服务站、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社设立1083个村级服务点。2022年,全市系统开展农业生产性服务规模821万亩次。


二是打造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以提升县域流通服务能力为重点,推动县级社建设运营农产品和农资企业、农产品市场、集采集配中心,改造建设流通服务阵地,为基层组织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通过购置、租赁、承接政府产权等方式建设农产品市场52个、集采集配中心6个,带动22个农产品流通企业和411个基层社,与1909个家庭农场、109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产销对接。


三是搭建数字化服务综合平台。积极推动“数字供销”建设,拓展“村村旺”电商平台功能,形成“我要买、我要卖、我要贷、我要问”四大服务模块,开发上线“村村旺·农服通”智慧农服大数据平台,并上线运行。2022年,线上交易规模64.2亿元,为527个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2.6亿元。


二、推动联合合作,不断密切基层组织与小农户利益联结


一是股份合作。要求基层社必须由社有企业控股;基层社至少吸纳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股,参股3个以上;农村综合服务社由基层社、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出资组建。全市系统基层社与125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425个村集体建立股权关系。


二是生产合作。依托基层组织组建农资、农机、植保和采摘等专业化服务队513个,推广保姆式、菜单式、订单式等农业服务模式,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农户解决生产服务难题。2022年,完成土地全托管106万亩,发展订单农业12万亩。


三是服务合作。在每个区县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专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务、政务、业务、金融、培训等服务,通过服务加强利益联结。2022年,服务中心新签约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46个,总量达到8407个,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1675笔、8.96亿元,组织农业生产技能培训6.2万人次。


三、完善政策保障,助推基层组织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形成定期听取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机制,市委深改委农业农村改革专项小组出台《重庆市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市政府出台《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各区县党委、政府将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


二是争取项目支持。市政府将划拨国有资产支持基层社建设写入“三社”融合发展政策文件。市财政局设立“三社”融合发展专项预算,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各区县设立专项预算、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补偿资金和贴息资金。市乡村振兴局将基层社提质增效纳入脱贫攻坚项目库。


三是激活管理机制。支持县级社利用财政资金购置经营性资产,作为基层社为农服务阵地。允许县级社利用社有资产收益支持基层组织建设,支持社有企业入股带动基层组织发展。支持基层社利用财政资金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坚持联农带农惠农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坚持联农带农惠农,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强化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五级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聚焦粮食安全,着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一是打造省级龙头。省社组建现代农业服务公司、种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市县成立分公司,依托省农科院和河北农业大学建立技术服务体系,开发智慧农业平台,对耕地实行资金、技术、物资、保险、销售品牌等“五统一”管理,示范引领全省系统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水平。


二是强化项目支撑。争取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支持,获得财政项目资金5.2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6万亩,完成小麦繁种10万亩,示范开展小麦、玉米两季浅埋滴灌节水农业全托管80万亩,实现省水30%、省电30%、省肥30%、增地5%、增产10%。


三是带动基层发展。整合市县社资源,发挥基层社组织服务优势,共同开展托管服务。省社出资,市县社参与组织协调,基层社与村集体合作,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合作社,由供销合作社对连片土地的农业生产提供托管服务。按照事先约定的托管目标和利益分配机制,村集体获得每亩30元的组织协调费;农民获得每亩800元左右的保底收益和一定比例二次分红,每亩增收约200元;省市县三级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共同分配剩余收益,既保障农民得实惠、村集体增收入,又有效调动基层社工作积极性。2022年,全省系统完成全托管面积1729万亩。


二、聚焦农村流通,着力参与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一是强化农资保供。以省农资公司为龙头,上联中农集团,横联生产大厂,下联经营网点,建成10个配肥厂,在县级建设农资配送中心,在乡村发展经营服务网点,实行统一集采直供。全省系统实现农资销售额1600亿元,满足全省60%需求量。


二是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加快发展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98个,在66个县开展“物流进村寨、电商全覆盖”示范点建设,在石家庄、邯郸等10个城市建成农产品直采直销体系,打造“冀贡优品”“承德山水”等24个区域农产品品牌,全省系统农产品销售额突破3100亿元。


三是发展日用消费品集采集配。积极推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模式,全省系统建成连锁企业267个、配送中心602个,形成县有集采集配中心、乡镇有综合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三级县域商贸流通网络,实现消费品零售额近3000亿元。


四是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农村环卫清运网络“两网融合”,在正定等31个县推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全省系统再生资源销售额达252亿元,实现较快增长。


三、聚焦便民惠民,着力打造五级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一是分级搭建平台。在省级,依托省惠农公司、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立智慧运营中心,搭建智慧农业、直播电商等服务平台;在市级,建立13个以农产品品牌研发和新媒体运营等功能为主的综合服务中心;在县级,推动省级骨干企业联合市县社企业,建成150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条龙农事综合服务;在乡、村,改造升级薄弱基层社293个,培育3814个村级服务中心,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二是强化横向联合。加强与组织、民政、农业农村、政务、邮政、建行等部门、企业合作,争取把村级“四议两公开”、行政审批、农技培训、农机调度、快递收发、金融代办、产权交易等事项纳入平台,为农民提供“一站式”便利服务。


三是加强数字赋能。开发为农服务信息化平台、“河北供销惠农”APP和微信小程序,提供土地托管、农技推广、物流配送、融资担保、消费扶贫等“一点通”服务,形成线上赋能线下、线下支撑线上的良性互动局面。







文章转载网络,只供大家学习交流,版权归属作者,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欢迎光临 公文学堂 (http://gwxt.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